于禁号称"外姓第一将",为何最后却选择了投降呢?( 二 )


于禁投降关羽后,其所部数万士卒得以保全,甚至耗费了关羽的大批粮草 。既不杀也不用,也不遣散,这也挺奇怪 。曹操收黄巾降兵组成青州军,官渡后对河北降卒则是坑杀,这是当时的常规方式 , 也许是关羽还来不及处理吧?
演义中关羽投降曹操时,变成“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看上去这种约三事放在于禁身上更合适:“放下武器不抵抗,换取保全降卒 , 而他自己不做降臣 。”只因当时即便决死也无法一战 。考虑到他曾经在淯水之战的经历,舍自己名节换士卒生命的事未必做不出 。至于庞德力战而死,也未必不是同样的目的,如果无人力战,那投降又怎会被重视?只可惜很快关羽就死了,继而曹操也没了 。当事人和能解释的人都没了,他就是浑身是嘴也没人信了 。
心思阴沉的于禁遇到了更加阴沉的曹丕,最后臊死了 。这说明这种名将的傲气是刻在骨子里的,只是曹丕也不知拿他该怎么办,也许是想杀杀心气先晾着,结果没成想给弄死了 。
无意给于禁翻案 。只是觉得黄巾、袁绍、刘备等等都搞不定的人物 , 曹魏外姓第一将,百战余生的于禁会忽然怕死实在奇怪 。即便他摆开一个要拼命的架势,最后被擒,关羽也未必会杀他吧?只是士卒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