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临终前朱元璋留下16字冷言( 三 )


随后不久李善长被罢黜相位,朱元璋又问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三人为相如何?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要弄垮这相国制度 , 你觉得这三个人谁最合适?
心知朱元璋心思的刘伯温 , 用三重否定,决定了朱元璋的人选 。
杨宪:虽有宰相才,却没有宰相的气量
汪广洋:气量褊浅,更甚于杨宪
胡惟庸:一匹劣马,必定把车子拉垮 。
朱元璋选的这三人,各有各的问题,刘伯温能看出来的问题 , 朱元璋内心会不清楚吗?
心知肚明了还这样选人 , 这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刘伯温我不需要这劳什子的相国了 , 给我三个毁灭者,让这个制度滚蛋 。
刘伯温也用这三层递进的评价,让朱元璋明白 , 这三个人是合适的人选 。
可是话都说到这样了,朱元璋依旧不放心的问了一句:老刘啊,他们都不行要不还是你来吧?
刘伯温一看,当然是拒绝了,自己躲还躲不及,哪会当这个相国?
一场无声的暗战,在两人心照不宣中进行 。
朱元璋也先后任用这三人为相国!
杨宪上位让他和淮西集团斗 , 结果办事不利被杀,汪广洋上去继续斗,又被杀 。

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临终前朱元璋留下16字冷言

文章插图
然后淮西集团大获全胜的结局 , 让胡惟庸成了相国 , 也注定了胡惟庸的结局 。
胡惟庸的结局注定了,不听话但是却明哲保身的刘伯温结局就会好吗?
答案是 , 也不会因为他得罪了太多人 。
首先被得罪的,当然是对他寄予厚望指望他作为棋子平衡朝局的朱元璋 , 你这撂挑子走人,无疑是对朱元璋的背叛 。
其次被得罪的就是在推荐当宰相的时候,没被说好话的胡惟庸 。
得罪了这两个人,都让刘伯温有了必死的理由 。
一个掌控欲望极强的帝王,如何会容忍一个足智多谋的高人不在自己麾下效力?
要知道当年刘伯温也是朱元璋请出来的 , 真要来了一个豪雄人物请他出山,无论有没有可能,这都是不稳定因素 。
一个睚眦必报的宰相胡惟庸,也不会容忍自己的死对头活的好好的 。
随后在朱元璋默许下,在胡惟庸秉持上意动手下,年老体衰的刘伯温不明不白死了 。
洪武八年,刘伯温家乡发生了逃兵反叛的恶性事件 , 当地官吏因为怕影响前程隐瞒不报,刘伯温一看就让自己的儿子刘琏绕过左丞相胡惟庸,将这件事直接捅到朱元璋哪 。
这无疑让胡惟庸很生气,进而想起了过去的林林总总 。
为了报复,胡惟庸就诬告刘伯温,说他居然借助自己的风水本事,找寻拥有王气的地方修墓,引发了当地的百姓不满,刘伯温面对不满的百姓以势压人鱼肉乡里 。
这样明摆的诬告,在朱元璋哪里成了刘伯温的罪证,刘伯温的俸禄被剥夺了 。
眼见于此,刘伯温不敢大意 , 亲自去往南京向朱元璋谢罪 。
这一连串事件,让刘伯温又气又怕,旧病复发 。
借助刘伯温旧病复发的由头,胡惟庸当起了好人,派医生给刘伯温治病 , 喝下胡惟庸送的药之后,刘伯温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急转直下 。
心知事有蹊跷的刘伯温,就暗示朱元璋,这是胡惟庸给自己下药 , 要害自己 。
朱元璋一看刘伯温的暗示,并没有搭理也没有派人调查,反而送来一段话给刘伯温 。
这话是:君子绝交 , 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朱元璋御制文集》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 , 刘伯温啊刘伯温,你当了一辈子君子和忠臣,最后也要做君子和忠臣啊,什么才是君子 , 即便恨得咬牙切齿 , 也不会恶语相向 , 什么是忠臣 , 即便离开原来的国家,也不会想要洗雪自己的不平和冤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