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宦官专权的案例 , 他们的权力来源在于皇帝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明朝的宦官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名气之大冠绝各朝代,有明一朝出现过郑和、怀恩、王承恩这些正面形象居多的宦官,也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完全反面形象的宦官 。
![明朝后期宦官一步步掌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122G22C8-0.png)
文章插图
其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制定国家制度时 , 是不允许宦官参与政务的 , 《明史》中就清楚地记载了朱元璋对于宦官干政的态度,他在皇宫内放置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
朱元璋的话在明朝被视为祖制 , 是不可更改的,可为何后来明朝的宦官们能摆脱这个束缚?何止是干政,明朝的宦官们在巅峰时期 , 掌握着情报、政务、军事等各项大权 , 对于朝政的影响力不亚于内阁辅臣 。
明朝的宦官能得到这么多权力有赖于朱元璋之后几任皇帝的纵容 , 本来毫无权柄的宦官历经五代皇帝后,一步步走上权力舞台,成为朝堂上能和士大夫集团分庭抗礼的势力,宦官集团完成这个动作始于明成祖朱棣,大成于明英宗朱祁镇 。
明成祖朱棣创立凌驾于锦衣卫之上的特务机构东厂
朱棣的皇位来得不正,是通过造侄子建文帝的反搞到手的,一直都被尊礼守节的文官集团鄙视 。执政期间还因为自身的抱负和理想,如五征蒙古、七下西洋、征安南、迁都北京等 , 和不赞成对外开拓的文官集团关系紧张 。
特别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的皇储之争 , 把几乎所有的势力集团都牵扯进去了,里面还包括皇帝最应该信任的天子亲军锦衣卫,作为朱棣最仰仗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的头头纪纲投靠了汉王朱高煦,积极参与皇储之争 。
这样一来,导致了朱棣对锦衣卫的极大不放心,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 , 要是有了倾向性,不以皇帝的想法为尊 , 那就失去了作用,并且,依靠锦衣卫监视的文武百官也会脱离皇帝的视线,为此,朱棣想到了宦官 。
宦官是完全依赖皇权而生的,在朱棣看来 , 他们才是最可信的,比如三宝太监郑和 , 朱棣就敢给予他兵权,允许他率领数万大明水师纵横域外 。锦衣卫不可信,那就让宦官上,于是 , 朱棣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了宦官领导的东厂,用于监视锦衣卫 。
朱元璋的祖制是不让宦官干政 , 但东厂是监视和督促锦衣卫干活的,锦衣卫名义上是天子亲军 , 东厂的职责不涉及到朝政,所以,它的建立没有得到太多阻碍,但东厂也同样有监视和抓捕百官的权力,这也标志着宦官正式大规模走上明朝的政治舞台 。
明宣宗朱瞻基开闸放水,培养有文化的宦官
![明朝后期宦官一步步掌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122G264X-1.png)
文章插图
朱瞻基是朱棣最喜爱的孙子,很多行为和朱棣类似,在信任宦官上同样如此 。朱瞻基继位时,前面有祖父朱棣和父亲朱高炽打下的基础,他基本上可以做个太平天子,但也正是从他开始,明朝的宦官开始参与朝政,原因有两点:
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有感于永乐朝的皇储之争中文官集团对他的支持,所以,全面提升文官集团的实权和地位,并把这些因果留给了儿子,到朱瞻基继位后,臣权开始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趋势,朱瞻基必须要找帮手 。
朱瞻基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享乐派皇帝,爱好艺术和玩乐 , 他的书法、绘画、诗词都是很突出的,并且,擅长斗蟋蟀、踢足球、射猎等运动,但在文官集团眼里,这样的行为很不明君,经常在他耳边唠叨,为此,朱瞻基有意让宦官帮助处理一部分政务 , 腾出玩耍时间的同时,也让宦官挡在文官集团面前,非大事就不必要见面了 。
- 明朝丐帮门派花子门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如何被剿灭的?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定都南京而不是西安?
- 王振做了什么?为何有人说他是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
- 洪承畴对明朝铁胆忠心,为什么能被清朝所降服?
- 明朝时期的文官的权利为何会如此大?能和和皇权分庭抗礼?
- 明朝皇帝朱瞻基是什么形象?有何缺点?
- 朱祁镇为何是明朝最特别的皇帝?经历了什么?
- 明朝时期宦官开始逐渐登上朝政是什么时候?
- 历史上明朝为何会发生夺门之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朱亮祖作为明朝开国猛将又有丹书铁券,为何被朱元璋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