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那么有才华 , 为何两次科举考试都落榜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
欧阳修失去了官二代的地位,但是他还没有一无所有,还拥有一笔潜在的“财富”,那就是其母亲是大家闺秀 , 可以让他在童年时受到良好教育,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过人才华,在当地非常有名 。
![欧阳修那么有才华,为何两次科举考试都落榜呢?](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124ZM919-0.png)
文章插图
不过欧阳修的成功之路却非常坎坷,两次参加考试都落榜 , 直到22岁那年才在国子监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第二年高中进士 , 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
其实欧阳修只是有才华 , 早年并没有多么远大的理想 。在地方当官的时候 , 他并不在乎自己的政绩,不喜欢大刀阔斧搞什么改革 , 不热衷轰轰烈烈搞形象工程;他主张无为而治,让老百姓自由自在地工作生活 。
归根结底还是欧阳修太贪玩 , 还是个文艺青年,把精力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 。他写的词被谱曲之后 , 成为流行金曲,在全国流行广为传唱,甚至还传到了辽国 。即便如此,欧阳修治理下的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一片繁荣景象 。
![欧阳修那么有才华,为何两次科举考试都落榜呢?](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124ZH534-1.png)
文章插图
【欧阳修那么有才华,为何两次科举考试都落榜呢?】欧阳修也不是完人,喜欢喝酒,喝就一醉方休,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就是他喝酒后的杰作 。欧阳修不拘小节,曾经跟自己的外甥女有染,外甥女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嫁给他侄子后 , 又跟仆人私通,事发后在大堂上将欧阳修招了出来,欧阳修因此被搞得声名狼藉 。
欧阳修成为伯乐,是多年以后的事,当时他已经49岁,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就在这一年(嘉祐二年,1057年) , 欧阳修被提拔为礼部贡举的主考官 , 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开始了他的伯乐生涯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这句话是说 , 有才华的人很多 , 但是被埋没的是大多数,只有极少数人遇到了伯乐 , 得以大展宏图;没有伯乐,你就注定一生默默无闻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人赏识你,纵然满腹经纶,也只能在社会底层晃悠,平平淡淡过一生 。
- 欧阳修一生著作颇丰,有哪些流传后世?
- 庆历新政的过程中,欧阳修是属于哪一派呢?
- 欧阳修和王拱辰是什么关系?为何非常混乱呢?
-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
- 欧阳修身为名家,为何他的私生活备受争议呢?
- 包拯是一代清官,为何欧阳修却看不起他呢?
- 欧阳修对待佛教是什么态度呢?为何前后差距很大?
-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
-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
-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