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在《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曹操的呢?《三国志》是记载三国历史比较权威真实的资料了 , 在其中对于曹操的评价应该也是很中肯客观的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
陈寿 , 西晋时期巴西安汉人氏 , 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南充人,其字称作承祚 。他的生年是公元233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一年,在公元297年即西晋元康七年病逝 。陈寿的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史学界把这部巨著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 。
《三国志》
据统计《魏书》共计三十卷,《吴书》略少,共计二十卷 , 而《蜀书》则有十五卷 , 共计六十五卷 。这三书的内容几乎没有重复,记事也较为详实 。总得来说,《三国志》就是一部记载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书 。
同时期的范頵曾这样评价《三国志》: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其书中劝诫之言颇多,既讲明了前人的是非分明,同时也使现代人受益匪浅 , 虽然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胜在质朴实在,希望惠帝愿采录该书 。通过范頵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三国志》在当时是颇受好评的 。《三国志》以尊魏为正统,但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并且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三国鼎立的局势 。在《魏书》中,陈寿专门为曹操叙写了本纪,但是在《蜀书》和《吴书》中则只有传 。
《三国志》记事较为简洁,因作者陈寿是三国时期人,蜀国灭亡时他刚好三十一岁 。所以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在当时应该属于现代史,但所能记载的事迹毕竟有限,那一时期的很多事他都亲身经历过 , 因此书中情况应该较为真实,但也可能是个人恩怨没有消除,史学家们对此褒贬不一,很难达成共识 , 这给史料的选取采用和整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
曹操 陈寿
陈寿曾高度评价曹操,曹操的生年是公元155年,于公元220年去世 , 字孟德 , 是沛国谯县人 , 也就是现在的安徽亳州人 。他不仅是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同时也在文学和书法上颇有造诣,那么关于曹操还有哪些介绍,对于陈寿,他的资料又有哪些呢?
![陈寿在《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曹操的呢?](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14004C2Z-0.png)
文章插图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给曹操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的诗歌气魄非常宏伟,情感慷慨悲凉 , 散文亦成就颇高 ,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书法也被唐朝张怀瓘评为“妙品” 。曹操还以汉天子的名义来征讨各地,消灭割据势力,基本统一北方中原地区,并对此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 , 稳定和发展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经济 , 自此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先担任了东汉丞相,后封为魏王,在其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 , 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
陈寿,字承祚 , 是巴西安汉人,即现在的四川南充人 。他的生年是公元233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一年,在公元297年即西晋元康七年病逝 。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 。
陈寿一生,不阿谀奉承,导致得罪一些权贵,仕途之路颇为坎坷 。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灭亡,至此分裂局面结束 , 陈寿花费十年精力,完成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 , 36.7万字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也被称为“前四史” 。公元297年,也就是元康七年,六十五岁的陈寿病逝 。
- bd什么意思 bed什么意思英语
- 产妇可以吃乌鸡吗 产妇可以吃乌鸡吗母的
- 张飞已经被重用才是 刘备为何把张飞闲置在阆中
-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时候 曹操为何没有直接放火箭
- 孙权在武昌定都 最后为何迁都到建业
- 如何排恶露 剖腹产如何排恶露
-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故意放走曹操?
- j姐美妆品牌 j姐化妆品什么牌子
- 如何卸载360浏览器 如何卸载360浏览器无痕模式
- 《励学篇》写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