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说起这个的话 , 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
一提起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 , 我们就会想到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五人 。然而李典与张辽一起在逍遥津之战大败孙权 , 为何不是五子良将呢
文章插图
一,出身大族
光和三年(180年),李典出生于兖州山阳郡钜野县的一个大户人家,自小就喜欢学习 , 所以博览群书,很有才学 。当时正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但李典却对军事不感兴趣,每天和老师钻研《左传》,研究乱世的安身立命之道 。
二,投奔曹操
李典的伯父李干和堂兄李整父子在董卓乱政后拉起一支队伍 , 跟随兖州牧曹操征战,助他征讨袁术和吕布立了大功,所以很受曹操信任 。李典也因此选择投靠曹操,凭着博才多学而受到曹操赏识,被任命为负责管理民政事务的官员 。
后来李干、李整父子先后去世,曹操便任命李典为颍阴县令和中郎将,统领李整旧部 。李典这才开始学习治军之道 , 一方面马上治军,一方面马下治民,逐渐成长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随后李典就因为政绩卓越而被曹操任命为离狐太守 。
三,屡立战功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让李典负责粮草运输 。俗话说“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两军相持,靠的就是后勤保障 。李典自知责任重大,于是带领亲族和部署积极为前方运送粮草,为曹操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所以在战后被曹操升任为裨将军 。
【李典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 , 其子袁尚、袁谭为了争夺家业而内讧 。曹操于是趁机北上,争夺河北之地 。当时曹操北攻黄河北岸的黎阳,让李典和程昱走水路运输军粮 。袁尚得知此事,便让魏郡太守高蕃驻守黄河沿岸,阻断曹军的水上运粮通道 。曹操得知袁军阻断黄河,便下令给李典说,要是水路不通,就从陆路运输 。
文章插图
李典和众将商议说:“高蕃所部缺少兵甲,只是凭借黄河天险,士兵又骄傲轻敌 , 我们前去一定能击败他们 。将在外 , 君命有所不受 。只要有利于国家,自己做主也可以 , 应该立即攻打敌人 。”
程昱听了 , 对此也表示赞同 。然后李典就带兵北渡黄河 , 一举击败高蕃,打通了黄河水道 。
荆州牧刘表见曹操忙于北征,便派刘备北上,攻略南阳郡北部诸县 。曹操听说刘备一路打到叶县,便派夏侯惇和于禁、李典前去抵御 。刘备见曹军前来,于是假意烧毁粮草辎重撤退 。夏侯惇大喜,以为刘备害怕自己,想要乘胜追击 。
李典于是劝谏说:“刘备无故撤退,一定是设有埋伏 。况且南下的道路狭窄,草木茂盛,不适合追击 。”
夏侯惇和于禁不听,执意带兵南追 , 让李典留守大营 。结果不出李典所料 , 曹军果然在博望坡中伏,损失惨重 。幸好李典带兵前去救援,刘备这才带兵退走,使得夏侯惇和于禁不至于全军覆没 。然后李典带兵北上,助曹操讨伐袁氏,在攻克邺城、壶关、长广等地都立有战功,因此升任捕虏将军,获封都亭侯 。
四,迁居邺城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在攻克邺城后就将此地作为自己的大本营,积极训练军队 , 准备一统天下 。李典见自己家族部曲有三千多户,在济阴郡乘氏县是一方霸主,担心会引起曹操的猜忌,便向他请求把家人全部都迁到邺城去 。
- 刘备没有重用马超是因为不信任他?真相是什么?
- 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是因为鸡肋事件吗?
- 汉献帝和刘备是什么关系 两人真的是叔侄关系吗
- 析产是什么意思 代位析产是什么意思
- 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爱情故事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心相爱吗
- 隐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刘备三顾茅庐仅仅是请诸葛亮出山吗 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 关于战败后孟达是什么下场?他在曹魏的待遇如何?
- 曹植最后是什么结局?曹丕是如何对待他的?
- 高平陵政变发生时,如果曹彰还在会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