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攻秦之战,或称五国攻秦之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进入战国中期后 ,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日强 , 至秦惠文王嬴驷在位秦简 , 秦国已完全占据关中,并在河东占据了汾阴、皮氏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据了函谷关、陕城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左中原的战略走廊,秦军进可攻、退可守,遂引起山东各国严重不安,开始策划“合纵”联合制秦,自后山东各国先后发动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其中两胜一败、两次无功而返 。
第一次: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联军战败
面对山东各国合纵,秦惠文王重用张仪以连横破之,张仪至魏游说魏惠王不成,秦遂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发兵攻魏 , 夺取曲沃、平周,企图破魏就范 。后又攻取韩国的鄢陵、义渠的郁郅 。
文章插图
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 由于秦国的东扩和张仪的连横,在齐、楚、燕、赵、韩等国的支持下 , 魏惠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推行“合纵”之策 。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 , 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还联络义渠自侧背进攻秦国,形成前后夹击之效 。
面对气势汹汹的联军,秦国赠送“文绣千匹 , 好女百人”给义渠 , 化解背后威胁,然后集中全力在函谷关迎战联军 。联军方面,楚、燕两国因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心存观望,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结果被击败 。与此同时,义渠反应过来 , 趁机出兵袭击秦国李帛,秦军战败,不过这次战败并未影响大局 。
【战国时期发生了五国攻秦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周慎靓王四年(前317年),庶长樗里疾率领秦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联军主力魏军8.2万、赵军13万,联军败退观泽,秦军追击又于观泽败韩军,斩首超三万,俘虏韩将鲮申差 。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就此失败 。
第二次:齐、韩、魏、赵、宋五国合纵,攻破函谷关
秦国虽取得了上述战争的胜利 , 但当时秦国面临的局面却相当危险,一个处理不慎,“商鞅变法”以来的成果,或许就会毁于一旦 。因此,为了避免引起列国更为剧烈的反弹,重蹈先前的危机,秦国开始将战略重心放在了南北两端 。
文章插图
此后,秦国先灭巴蜀、后攻义渠,在实现富国强兵的同时,消除了背后威胁,并从南方对楚国形成了侧翼包围之势 。至此 , 秦国才再度谋求东出,开始频繁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先后攻占武遂、穰城、蒲阪、晋阳、封陵、襄城等地 。
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于是当孟尝君田文于齐闵王三年(前298年)返回齐国为相后,趁秦军久战疲惫之际,发起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由齐国大将匡章统帅联军 , 攻至秦国函谷关前,后赵、宋两国也参与合纵 。
这次战争历时三年,由于秦国过于轻敌(秦军甚至兵出武关攻打楚国),而司马错仍在蜀地率军平叛,再加上秦国内部政局不稳(季君之乱、蜀地叛乱、樗里疾病逝)等原因,秦军最终战败,联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 。
第三次:齐、赵、魏、韩、燕五国合纵,无功而返
秦军战败后,再度休养生息,同时与楚、齐交好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国趁楚国无力、齐国无暇关注中原之际 , 再度大举进攻韩魏,并于次年的“伊阙之战”中歼灭韩魏联军24万,数年内接连攻占韩国的宛、邓和魏国的桓、轵等大小61座城邑,韩魏两国日衰 。
- 春秋时期,处于西方的秦国为何迁都雍城?
- 楚怀王熊槐为何是战国最出名的败家子呢?
-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最后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如何成为战国名将的?有哪些战绩?
- 越国是如何崛起的?为何到了战国就销声匿迹了?
- 战国七雄之中的燕国有哪些名将?战绩如何?
- 王莽上位后为何将何武处死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 汉朝时期的穿衣是什么样的?有何讲究
- 在西汉文景时期,国力究竟是如何显著增强的?
- 历史上薄姬为何会成为刘邦的姬妾?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