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破匈奴之战中,李牧为何能全歼匈奴十万多精锐?( 二 )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匈奴其实并不算是赵国的头号敌人,中原的那些诸侯国 , 远比匈奴的威胁更大 。反倒是对于匈奴人来说,赵国才是最可怕的敌人 。
但如今 , 随着赵国军力迅速衰退,作战的士兵数量严重不足 , 而且还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数量,去防备秦国和其他诸侯国 。如此一来,能够用来抵御匈奴的力量,自然就更少了 。
对于当时赵国整个统治阶层来说 , 如何用较少的兵力,去抵挡匈奴的入侵,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
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很困难,但最后还是被赵国人给解决了 。
当时在赵国北方镇守的将军,便是那位名将李牧 。李牧常年镇守北方,深知匈奴的战法 。李牧很清楚,匈奴的强大,其实并不在于军队的作战能力 。战国时期的匈奴,还处于部落制时代,生产力相当落后,连一件合格的铁制武器 , 都很难打造出来 。

赵破匈奴之战中,李牧为何能全歼匈奴十万多精锐?

文章插图
所以,在武器装备方面,当时的匈奴,完全处于被中原军队碾压的状态 , 如果双方参战人数相当,正面开战的话,匈奴根本就打不过赵国军队 。
匈奴人真正可怕的,是他们的行动速度 。
匈奴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就连小孩子和女人,都会骑马 。相比之下 , 赵国经历了胡服骑射运动之后,虽然也有骑兵,但骑兵数量却远比不过匈奴 。要论军队的转移速度,赵国军队是远远比不上匈奴的 。
以往赵国军力强大,军队内的骑兵也不少,想要和匈奴单纯进行骑兵对战,甚至直接深入草原,消灭匈奴军队倒是也不算难 。但如今,随着赵国主力兵团被消灭,骑兵数量大减,这种战法就不太可能了 。
所以,李牧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就是以守代攻 。
李牧的这个办法,倒也不是李牧首创的 。在此之前,中原北方的几个诸侯国就发现,在对付匈奴的时候,修筑长城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战国时期修筑的长城,和今天我们见到的八达岭长城,是完全两个概念,很多地方其实也就是一人多高的土墙而已 。
不过,这样的长城,作用其实也不是为了彻底挡住匈奴,而是为了短暂挡住匈奴的骑兵 。骑兵想要跨越长城,首先得花一点时间去拆城墙,这就给了赵国军队前来增援的时间 。另外,长城的出现 , 可以及时预警 , 让赵国军队在最短时间内,知道匈奴的动向,可以尽快派主力军队 , 前去迎击匈奴 。
正是靠着这个办法,接下来的几年里 , 李牧一直坐镇赵国北方 , 硬是靠着少量军队,很好地挡住了匈奴的入侵 。当然,在此期间,李牧也没忘了提升赵国的军力 。
在这几年当中,李牧整顿了赵国边境的吏治,任用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将领 。与此同时,赵国在长平之战以后 , 也在实行各种有效的人口政策,尽可能地增加人口 , 恢复国力 。随着新出生的男人越来越多,李牧能征召的军队 , 也就越来越多了 。

赵破匈奴之战中,李牧为何能全歼匈奴十万多精锐?

文章插图
另外,李牧镇守北方边境期间,还严格执行了以守代攻的政策 。李牧曾经下令,只要匈奴人前来,所有赵国军队,只需坚守,不得擅自出战 。
从后世的角度来说 , 李牧的这个办法,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在这种以守代攻的局面下,李牧可以凭借较少的兵力,挡住突厥军队的袭扰 。而且,不出战就意味着没有战损 。当时的赵国,最缺的就是人 。李牧的这个战法,也可以减少无谓的伤亡,避免因为手下将领指挥失误,再给赵国造成大的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