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乱的?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一,出身将门
文章插图
李光弼出身契丹贵族,其父是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蓟国公李楷洛 。他幼年就品行优良,擅长骑射、爱读《汉书》 。少年时就从军,为人刚毅,很有谋略 。
李光弼从左卫郎做起,屡次升官,担任朔方都虞侯 。天宝五年(746年),他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帐下效力,担任兵马使兼赤水军使 。王忠嗣欣赏李光弼的才能,对他十分优厚,认为他日后不在自己之下 。李光弼逐渐出名,被人成为名将 。天宝八年(749年),李光弼被封为朔方节度副使、蓟郡公,天宝十一年(752年)兼任单于副使都护 。
二,抵抗叛军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 。叛军势如破竹,直逼潼关 。唐玄宗听信边令诚的诬告,杀害驻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 。
唐玄宗派哥舒翰驻守潼关、抵御叛军 , 命郭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 , 在河西招兵 , 抵御叛军 。唐玄宗问郭子仪谁可以主管河东 , 反击叛军 。郭子仪推荐了李光弼 , 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
天宝十五年(756年) , 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云中太守、摄御史大夫、河东节度副使 , 同时代理河东节度使 。不久改任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 。
叛将蔡希德攻陷常山郡 , 李光弼与郭子仪联合,攻克常山郡 。叛将史思明救援常山,被二人击败 。二人继续收复失地 , 屡败叛军,史思明惨败而逃,河北各地纷纷回归唐朝 。正当李光弼准备偷袭范阳,一举击败叛军时,潼关守将哥舒翰被叛军击败,长安失陷 。唐玄宗逃往蜀地,其子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命李光弼前往觐见 。
三,斩杀崔众
唐肃宗封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命他掌管河东 。当时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懦弱无能,御史崔众主持河东军务 。崔众多次侮辱王承业,李光弼为王承业不平 。
李光弼到太原与崔众交接军务,崔众为人狂傲,仅对李光弼作了长揖,没有立即交接军务 。李光弼大怒,将崔众捉拿入狱 。
文章插图
恰好唐肃宗派使者晋升崔众为御史中丞,使者问李光弼崔众在哪 。李光弼回答:“崔众有罪 , 已经被逮捕入狱 。”使者将圣旨拿给李光弼看,他说:“今天原本只杀御史,既然皇上封他为中丞,我就杀中丞 。哪怕皇上封他为宰相,我也要杀宰相 。”使者害怕 , 返回朝廷 。次日李光弼将崔众处死 。
四 , 太原大战
至德二年(757年) , 史思明率十余万大军攻打太原 。李光弼手下不到万人,众将十分害怕,建议修高城墙抵挡叛军 。李光弼说:“城墙周长四十里,叛军来了就修城,只会使百姓疲困 。”
李光弼率领百姓在外城挖掘堑壕地道 , 修建堡垒,建造投石车 。叛军攻城 , 李光弼投石砸叛军,修复堡垒 , 叛军死伤惨重 。史思明久攻不下 , 退军北返 , 留蔡希德继续攻城 。李光弼招募死士 , 出城反击,蔡希德大败而逃 。唐肃宗听闻大喜 , 封李光弼为守司空、兵部尚书、 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国公 。
五 , 邺城大战
乾元元年(758年),李光弼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讨伐安庆绪 。因为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是功臣,难以互相同属,不设元帅,命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监督九位节度使 。
- 郭皇后是什么来历?她的一生有何传奇之处?
- 为何说李靖辞官归隐是大势所趋,而不是什么皇帝排挤?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太子李承乾的人生走向悲剧?
- 支持李治和武则天,李勣这么做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 历史上的李淳风是什么身份?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很大
- 安史之乱时李隆基皇位被夺 李隆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李隆基为什么在一天内连杀三个儿子 真相到底是什么
- 王同皎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张仁愿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李范是什么人?他的生平经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