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我看你十几二十年来一直坚持去看龙舟节 , 乐趣在哪儿?
曾应枫:我觉得这些传统文化很旺人的身心 。 对村民来说 , 龙舟节比过年还热闹 。 他们到处趁景 , 五月初一去甲家 , 初二去乙家 , 初三去丙家 , 甲乙丙串一串 , 到处吃 。 赛龙舟当然也很刺激了 , 比赛获奖 。 但是 , 趁景的时候 , 那种村民、民众的热情很感染人 。 尽管现在他们的地位变了 , 环境变了 , 农村已经变成城市了 , 祠堂很多村里已经没了 , 城市化了 。 但是 , 一到了龙舟节还是要回去 , 从参与筹备到亲自扒龙舟 , 不分地位 , 你就是我们族的人 。 车陂有的姓氏 , 每年要串好多村 , 很忙的 。 有的时候 , 一趁完就得赶紧走 。 我这个姓氏 , 全部要完成兄弟村子的拜访 。 他们有些吃不了那么多 , 但是也要去 , 必须要去一下 , 这是礼节 。 我到了 , 人家烧个鞭炮 , 吃个龙船饭 , 喝点水 。 然后说“不行了 , 不行了 , 我要走了” , 再烧一顿鞭炮 。 就这样水乡轮着跑 。 那些父老各个都坐着招呼:“上来 , 上来 , 一年见一次 。 ”
“女子可以上船了”
南方周末:这几十年来 , 作为民间活动的龙舟节 , 发展顺利吗?
曾应枫:以前的阻碍就是“文化大革命” , 说龙舟是封建 , 淹没了几十年 。 一直到了1979年改革开放(重启) , 开始重新旺 , 旺了三十年 。 搞工业以后 , 河涌到处污染、发臭 , 淹没了河道 , 是最大的阻碍 。 后来广州市非常重视河涌清理 , 光是车陂河这一带就投入了两三个亿 。 现在河涌变清了 , 能够扒龙舟了 。 政府出大头 , 村子出志愿者巡河 。
南方周末:龙舟文化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 , 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曾应枫:一个是女子可以上船了(编者注:2017年 , 车陂沙美成立了一支女子凤船队) , 她们现在还很活跃 , 这两年因为疫情 , 停滞了 。 过去认为男人代表阳 , 女子是阴 , (女子上船)会冲掉那个阳 。
另一个是船的形制有变化 , 以前基本是十丈长 , 三十多米 。 现在 , 为了竞赛 , 搞了很多轻型的杉木龙船 , 坤甸木龙船需要藏 , 杉木的吊在船坞就行 。 除此以外 , 没有太大变化 , 我看过一幅清代江上划龙舟的通草画 , 帆和人数 , 基本上和现在一样 。 每个宗族 , 各有各的神 , 也都延续下来 。 赛龙舟时 , 神斗里装着神位 , 请上船 。 奖品也延续下来 , 必须是烧猪、烧酒 , 红红火火 , 我们叫做红皮赤壮 。 烧酒也是够威够辣 , 这就是很多讨意头的 。 你去车陂看 , 很大的气势 , 一排的烧酒 。
南方周末:更年轻一代人所能感受到的 , 是城镇人口涌到城市生活 , 人和人 , 包括亲属和亲属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 这是否影响了龙舟节的开展?
曾应枫:车陂外来人口挺多的 , 它是三个地铁口集中的所在 。 (原来的)那些(车陂)人基本没有农活干了 , 早就已经走出去了 。 有钱的年轻人 , 都不住在村里 , 也都很富裕 , 因为很多房子 。 但是 , 一有什么事情 , 他还是要回去 , 认他的祠堂 。 我去车陂 , 每次看到一家一家吃(龙船)饭 , 里边很多是走出去工作的 。 但是家里一有什么事儿 , 一叫就要回去 。 凝聚力还是非常强 。
【龙舟|“龙舟节比过年还热闹”:一座古村的百年端午】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潘轩
- |辽宁沈阳:锡伯族庆端午 稻田里划泥地龙舟盼丰收
- |能看不能吃哦!围观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粽子
- 加利福尼亚州|千岛湖“二十斤大鳖”爬上岸,被岸边钓鱼人捕获,是保护动物?
- |青岛市市南区:让“文化”软实力为营商环境“加码”
- |胡洪侠|1988:“寻找另一个世界”
- |一举高“粽”,才华出“粽”,“粽”有你在!
- |德州市2022年“喜迎二十大 浓情端午节”文艺演出活动……
- |军营端午,万水千山“粽”是情
- |中国书协“美丽中国”主题创作书法展线上开展
- |H5|在广州,如何制作一条百年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