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凭证( 二 )


2)预防接种人员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处,快速拔出针头 。
肌内注射法
①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出血热疫苗等 。
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 。
③操作方法
1)监护人固定儿童,露出儿童接种部位 。
2)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注射肌肉部位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将针头快速垂直刺入肌肉,进针深度约为针头的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处,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无渗血或药液渗出,若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片刻 。
预防接种都是如何进行的,有什么意义?1、预防接种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接种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应温暖;
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要摆放有序;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严格无菌操作;
对接种小 儿作好解释、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长和小儿的合作;
接种较好在小儿饭后进行,以免晕针 。
预防接种是获得人工免疫的主要手段
2、预防接种的禁忌证有哪些?
急性传染病患儿,包括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
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患儿;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史者;
严重的湿疹或化脓性皮肤病者;
有癫痫、惊厥史的患儿;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不能预防接种 。
急性感染期、有严重基础疾病、接种局部皮肤破损者不宜接种
3、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有哪些?
(1)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左右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有时伴有淋巴结增大 。红肿直径在2. 5 cm以下为弱反应,2.6-5 cm为r 等反应,5 cm以上为强反应 。局部反应持续2 ~3日不等 。接种活冒 (疫)苗后局部反应出现晚、持续时间长 。个别小儿接种麻疹疫苗左 5 ~7日出现皮疹等反应 。="
(2)全身反应:于接种后5 ~6小时体温升高,持续1 ~2日,但接种活疫苗需经过一定潜伏期才有体温上升 。体温在37. 5℃左右为弱 反应,37. 5 ~38. 5摄氏度为中等反应,38. 6摄氏度以上为强反应 。此外,还伴有 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等反应 。局部反应时,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全身反应可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 。如红肿继续扩大,高热持续不退,应到医院诊治 。
预防接种常见的局部反应
4、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1)过敏性休克:于注射后数分钟或0.5 ~2小时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脉细速、恶心呕吐、惊厥、 大小便失禁以至昏迷 。如不及时抢救,在短期内有生命危险 。此时应 使其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 000肾上腺 素0.5 ~1 ml,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有条件时给氧气吸入,病情稍稳定后,应尽快转至医院抢救 。
(2)晕针:小儿常由于空腹、疲劳、室内闷热、紧张或恐惧等原因,在接种时或数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心 跳加快等症状 。重者知觉丧失、呼吸减慢 。晕针是由于各种***引起 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 。此时应立即使患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婴量温丑水或糖水,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可***人中穴,也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每次0.5-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