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涨价小***再现 短期订单或不受影响( 二 )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和5月上汽大众ID 。家族曾两次涨价,若此次涨价落实,全系涨价1万元,以 ID.4 X 为例,今年四个月内三次累计上涨24000元 。
涨价对新能源车市影响可控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这是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第三次涨价浪潮 。今年1月,新能源车企集体涨价,归因于“受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今年3月几十家车企掀起的大规模涨价,直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也是多家企业宣称此次涨价的原因 。
“当前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价格高,现在价格压力直接传导至整车厂 。”7月底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 。
曾庆洪直言,“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60%”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表示,汽车电动化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原材料短缺和成本飞速上涨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感谢电池行业和上游产业‘任性’的涨价,让我们不断花钱,坚强地活下去 。”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宁德时代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在盈利的边缘上挣扎,非常痛苦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表示,“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呈现快速增长,2022年整个行业定了较高的销售目标——500万辆,助推了对上游原材料的追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动力电池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进一步传导到整车的生产和销售,致使主机厂调价 。”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原材料价格上涨挑动着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敏感神经 。上游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产业链的压力向下游传导 。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为例,其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今年价格一度飙升至51.5万元/吨,而去年1月初,该原材料的报价为6.2万-6.7万元/吨左右 。
尽管目前车企涨价幅度低于成本涨幅,涨价策略也滞后于成本上涨,若原材料价格在短期内仍处于高位不回落,涨价可能会成为更多车企的选择 。
“后续会有一些企业跟进(涨价),但不会太多,大家还是力争相对平稳些,但也要看9月、10月市场的需求 。若市场需求太旺盛的话,必然会带来新一波锂价格的激进,导致电池价格上涨,许多车企可能扛不住会继续涨价 。”崔冬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在崔冬树看来,电动车价格上涨相对理性,相对车价而言,涨价幅度在几个点左右的水平,传统燃油车可能会有10个点左右的价格波动,但这种小幅上涨基本上不会影响消费者购车选择,对下半年新能源车市不会有明显影响 。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也表示,短期内订单并不会受到涨价影响 。“油价的上涨让更多用户开始选择和接受新能源汽车,上半年涨价后,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再次受到用户关注 。但是从总体供应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并不算多,车源仍为紧俏,短期内订单并不会受到影响 。”
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销量整体依然乐观 。
乘联会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规模有机会突破550万辆,继续实现70%左右的高增长 。中汽协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 。
乘联会日前发文表示,疫情总体趋于平稳,供应链和整车生产均已全面恢复 。新能源产能利用率迅速恢复,蔚来、特斯拉、广汽埃安等厂商也进一步增扩产能,预计下半年可实现产能爬升 。此外,新能源产品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高,预计年底补贴退坡前新能源市场将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