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从考古看中国》
告诉你 , 何以中国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编 中华书局
从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遗址的发掘开始 , 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百年历程 。 《从考古看中国》由众多著名考古专家和学者联手打造 , 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三星堆、金沙遗址、良渚古城、海昏侯墓等考古热点以及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清华简、睡虎地汉简、敦煌汉简等出土文献的内容和价值 。
扶桑树上的太阳鸟、良渚玉琮、良渚玉璧、红山玉龙、何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等文物 。 我们不禁要问 , 为什么它们能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呢?
翻开这本书 , 考古学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袁广阔先生在《龙图腾: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龙的起源、认同与传承》一文做出了回答 。 距今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已经开始出现原始的单一动物原型的龙纹 , 如鱼龙、蛇龙、猪龙、鳄龙等 。 距今5000-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 , 龙纹以鳄鱼、蛇为主体 , 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而成 , 已经是汇集多种动物特征的神格化形象 。 到了夏商时期 ,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龙的基本形象 , 成了国家形成的基本标志 。
何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 这两件国家一级文物上都出现了“中国”二字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是汉代织锦 , 1995年出土于新疆和田尼雅一处古墓 , 上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 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 , 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 。
《从考古看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商代中晚期都城从“大嵩山”地区“求中”而“回归”于“河济地区” , 那么周武王灭商后 , 新王朝的都城又从“河济地区”返回“大嵩山”地区 。 1963年 , 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或(国)”则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 。
本文图片
1824年
贝多芬、拜伦、普希金有什么交集?
《第九交响曲:贝多芬与1824年的世界》
[美]哈维·萨克斯 朱明月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824年5月7日晚 , 在维也纳 , 《第九交响曲》对博爱的呼吁第一次被公众听见;而往维也纳东南方向700英里(约1126.5公里) , 在泥泞不堪的希腊城镇迈索隆吉翁 , 一具装着乔治·戈登·拜伦——第六代拜伦男爵——遗体的密封棺材 , 正漂浮在装满180加仑烈酒的木桶的黑暗中 。 那个时代最受崇拜的诗人已逝世两周半了 , 而他的遗骸正要开始为期五周的海上航行 , 此次航行将带他回到他的家乡英格兰 。
与贝多芬(他比拜伦年长17岁)一样 , 拜伦勋爵在其同时代人眼中是浪漫主义的化身——一个放荡不羁的天才 , 无法以普通的行为标准来解释 , 只听从自我 。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1824年5月7日首演 , 是音乐史乃至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 。 音乐学家哈维·萨克斯描绘了与作品相关的细枝末节 , 揭示其缘何成为后代作曲家的艺术创造标杆 。
特别之处在于 , 作者考察了同一时期文化史上的其他重要角色 。 同样在1824年 , 普希金笔下流淌出《叶甫盖尼·奥涅金》和《致大海》 , 尤金·德拉克洛瓦画出《希俄斯大屠杀的场景》 , 司汤达忙着创作《拉辛与莎士比亚》 , 海涅在构思《哈尔茨山游记》和《北海集》……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其艺术理念和政治观点 , 而他们的作品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共同交织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文化图景 , 成为观察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史 。
- 长沙|长沙上演端午诗文朗诵会 为群众送上假日文化大餐
- 绥阳县|【“粽”情端午】绥阳局:弘扬端午传统 吟诗包粽暖意浓
- 秭归县|秭归端午比年大 一个端午三次过
- 袭香|鲁南院开展“玉粽袭香 浓情端午”主题活动
- 湖南郴州|浓情端午,勿忘安全丨蓝朋友的系列“粽”告还不快快收好
- 文博|文博场馆里过端午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 浣溪沙.端午|米芾集字书苏轼《浣溪沙.端午》
- 贾宝玉|端午节前,北静王请宝玉到家里整整一天,他们都做了哪些事?
- 佳节|端午佳节,龙狮献瑞
- 黔西南公安|据说,过端午的人都在认真学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