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受疫情冲击有限 冷饮、鲜奶反倒更好卖了

【乳企受疫情冲击有限 冷饮、鲜奶反倒更好卖了】作者: 栾立
随着伊利股份(600887.SH)公布业绩,国内上市乳企的半年报悉数出炉 。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虽然对第二季度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对头部乳企的业绩影响有限 。
在8月31日举行的伊利业绩会上,公司管理层透露,6月份国内乳制品消费还未恢复到3月份疫情前水平,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下半年乳业仍是弱复苏状态 。
疫情冲击有限
受疫情影响,国内乳制品行业上半年整体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业产量为1510.9万吨,同比增长1%,但从公布的乳业股业绩看,头部企业的表现整体要好于行业数据 。
公告显示,伊利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34.6亿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61.4亿元,同比增长15.4% 。分业务看,伊利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28.9亿元,同比增长 1.1%;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零售额份额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冷饮业务销售收入为72.9亿元,同比增长31.7% 。
其中第二季度伊利实现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1.2%,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增长5.6%,液奶业务在第二季度销售额下滑了4.5%,如果剔除澳优乳业(01717.HK)二季度并表的影响,伊利第二季度营收增速约在5%,单季增速较排名季度有所放缓 。
业绩会上,伊利董事会秘书邱晓敏表示,疫情对二季度的销售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以常温液奶为例,20%在一、二线城市销售,80%在下线城市 。在疫情下北上等一线城市的团购和政府保供之下,对销售影响相对较小,但在部分下线城市,由于当地防疫措施较为严格,加上乳制品消费也弱于一、二线城市,影响会更大一些 。
邱晓敏介绍,市场在4月份受到疫情影响较大,5、6月份的情况已经在好转,但6月份时的市场消费还没有完全恢复到3月份疫情前的水平,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相比之下,乳制品本身属于刚需食品,且疫情中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追求在持续,因此整体对业务的影响有限 。
采访人员注意到,疫情下伊利对渠道和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也对冲了部分疫情影响,上半年伊利液态奶在新零售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6.8%,同时伊利创新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比也达到12.5%,在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3%的情况下,整体毛利率为33.67%,同比还提升了1.67个百分点 。
同期公布业绩的乳企情况也类似 。
新乳业(002946.SZ)半年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第二季度实现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略有放缓 。
直接受疫情冲击的光明乳业(600597.SH)和三元股份(600429.SH)业绩也好于预期 。上半年光明乳业实现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季度单季收入71.6亿元同比减少1.5%,但净利润依然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40.9% 。三元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42.6亿元,同比减少6.6%,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减少51.2%,主要与北精疫情对其送奶入户业务影响较大有关 。
鲜奶、冷饮更好卖了
采访人员注意到,疫情下,各乳企低温鲜奶和冷饮业务的销售额快速增长,也减轻了疫情对业绩的影响 。
在先前举行的业绩会上,蒙牛总裁卢敏放透露,上半年蒙牛常低温的酸奶、乳饮料销售表现下降,但低温鲜奶增速很快,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5%,其中高端鲜奶同比增长超过40% 。昨天伊利也透露,上半年低温液奶收入有两位数的下滑,但低温鲜奶业务却增长了40% 。新乳业上半年液体乳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低温鲜奶的增幅也超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