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书法的取法与变法

苏轼|苏轼书法的取法与变法
本文图片

来源 l 《中国书法》2020年第1期
作者 | 虞晓勇
苏轼家学深厚 , 学书十分勤勉 , 曾言:“方先君与吾笃好书画 , 每有所获 , 真以为乐 。 ”又云:“笔成冢 , 墨成池 。 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 墨磨万锭 , 不作张芝作索靖 。 ”(曹宝麟考订此语是苏轼早年所作)从他留下的诸多论书文字中 , 可以看到他对魏晋法书的敬畏以及对张、索、“二王”等前贤的追慕 。 苏轼以“精稳”评《遗教经》、以“超然”题晋人帖、用“高逸”赞王献之书 , 魏晋书法中恬淡萧散、从容不迫的精神是他品评书法的重要标准 。 在《题王逸少帖》一诗中 , 他对张旭与怀素草书疾写 , 故作姿态的方式 , 进行了批评 。 诗末云:“为君草书续其终 , 待我它日不匆匆 。 ”何为“不匆匆”?即草书应从容不迫而书 , 这种富于林下之气、蕴藉自然的魏晋书格是最为苏轼赞赏的 。 苏轼极推崇陶渊明的作品 , 也曾以陶氏诗风评价智永的书法 , 认为其“精能之至 , 反造疏淡 。 ”“精能”是从法的角度 , 评价智永书艺之精妙 , 而“疏淡”即认为智永的书格达到了魏晋前贤恬淡自然的境界 。
苏轼|苏轼书法的取法与变法
本文图片

宋 苏轼 行书宝月帖
苏轼对“锺王”书法评价颇高 , 认为“萧散简远 , 妙在笔画之外 。 ”那在早年学书取法上 , 他是否受到了“锺王”的影响呢?从现存文字资料中 , 可以发现不少其习览“二王”法书的事例 。 从其二十二岁所作《奉喧帖》和三十二岁所作《自离乡帖》等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锺王”的痕迹 。 尤其是《自离乡帖》与锺繇的《白骑遂内帖》)颇为相似 , “遂”与“动”字几乎如出一辙 。 而《自离乡帖》中的“敢”“安”“在”诸字 , 横向舒展的笔画以及略带古拙隶意的捺画收笔 , 显示了锺书的特点 。 此外我们还发现 , 苏轼在竖勾、戈勾与竖画的起笔 , 横画的收笔上采用了逆重的处理方式 。 所谓逆重之法即指起笔逆锋重按的书写方式 , 这种书写方式与“锺王”明显不同 。 “锺王”笔触清简而自然 , 不论轻与重、藏与露、转与折 , 均是顺锋而为 。 而在苏书中 , 逆回、逆藏的痕迹则很重 , 这种书写习惯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 。 这种笔法的形成 , 窃以为或更多因于唐人 。 从一定意义上说 , 对于魏晋与唐人书法的取法 , 苏轼更偏于后者 。 他认为到了颜、柳 , 不仅融集了前代的笔法 , 更在此基础上 , “极书之变” , 故此“天下翕然以为宗师 , 而锺、王之法益微 。 ”唐人开启了一种新变的规范 , 这种规范无疑对于重思变的苏轼更具有一种吸引力 。
苏轼|苏轼书法的取法与变法
本文图片

宋 苏轼 行书治平帖
苏轼对唐人书法的取法 , 一般会提到颜真卿、徐浩与李邕 。 黄庭坚《山谷题跋》卷九《跋东坡自书所赋诗》云:“少时规摹徐会稽 , 笔圆而姿媚有余 。 中年喜临颜尚书真行 , 造次为之 , 便欲穷本 。 晚年乃喜李北海 , 其豪劲多似之 。 ”这段文献常为后世研究者反复引用 , 但如细究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 其一 , 苏轼学习颜真卿是否在中年(其卒年六十六 , 中年至少应在四十岁以上)?其二 , 时人与后人屡称苏轼学习徐浩 , 为何苏轼本人并不认可?从苏轼二十四岁所作的《奉喧帖》和三十岁的《宝月帖》(此帖是目前存世最早的苏轼墨迹书作)中 , 明显可以看到颜真卿的影响 。 如《奉喧帖》中“大”“奉”“书”“次”“意”等字的笔意均可见《争座位帖》的影子 , 而《宝月帖》中“事”“及”“问”“胜”诸字的体势也分明是颜体 。 所以从苏轼的学书历程看 , 他早年受到了“锺王”与颜真卿的共同影响 , 颜字宽博的体势、厚重含蓄的笔法 , 对苏体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至于“中年喜临颜尚书真行 , 造次为之 , 便欲穷本”这句文献的内涵 , 并不是说苏轼到中年才学习颜书 , 而是讲经过长时间的临池积累后 , 他最为颜书清雄的气质所吸引 , 在临习中也更注重提炼颜书之“神” 。 须臾间随便临写一下 , 便把颜书之“神”(“本”)展露了出来 。 对于取法徐浩的问题 , 一直颇富争议 。 黄庭坚的题跋说得很清楚:“规摹徐会稽” 。 但偏偏苏轼自己并不承认 , 他说:“昨日见欧阳叔弼 , 云:‘子书大似李北海 。 ’予亦自觉其如此 , 世或以谓似徐书者 , 非也!”不仅苏轼自己不认可 , 苏轼之子苏过也是极意否定 。 他说:“(轼)少年喜二王书 , 晚乃喜颜平原 , 故时有二家风气 。 俗手不知 , 妄谓学徐浩 , 陋矣!”这是一段公案 。 按苏、黄如此近密的关系 , 自然不会妄语 , 那为何他的观点会与苏家父子相抵牾?曹宝麟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 他认为 , 这与黄庭坚对于徐浩的评价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