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为何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沉寂千年 , 一鸣惊人” 。 鸡叫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 , 地处洞庭湖西北史前遗址密集的澧阳平原 , 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典型代表 。 该遗址于1975年被发现 , 对其考古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 。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课题实施的重点项目 , 2018年至2021年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对其进行了连续4个年度的田野考古工作 , 总发掘面积1850平方米 , 其中 , 2021年发掘面积达800平方米 。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 , 鸡叫城遗址展现出的长江中游地区在史前稻作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地方文明令世人惊叹 。
填补史前建筑史实物例证空白
在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 , 一张鸡叫城遗址发掘的大型木构建筑遗存复原图亮相 , 在学术界引发广泛关注 。 高大雄伟的木构建筑屋顶上铺设着金黄的茅草 , 神圣又庄严 , 显示着古人对住所的向往和对住所建造的智慧 。
这座木构建筑基础被编号为F63 , 它位于鸡叫城遗址西区 , 这里因为揭露出一批木构建筑 , 被认为是高等级建筑区 , F63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它的布局是规规整整的长方形 , 五开间七室 , 建筑面积达420平方米 , 加上廊道 , 总面积约630平方米 。
据鸡叫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郭伟民介绍 , F63的建造年代距今约4700年 , 比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目前我国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晚1000多年 , “但F63体量较大、结构规整 , 是中国考古百年首次发现的保存较为完好的木结构建筑 。 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史前建筑史实物例证的空白 , 丰富了中国土木建筑史的内涵 , 为理解长江流域史前建筑形式与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 ”郭伟民说 , 堂屋、开间及地栿和梁架的建筑形态绵延至今 , 是中华建筑文化的标志性法式 。
F63的地下建筑基础令人惊叹 。 考古工作者复原其打地基的过程是根据现场挖出的又长又宽又深的基槽 , 垫上又长又宽的完整木板 , 这些木板最长的近8米 , 宽度多在0.43米左右 , 厚度多在0.1米左右 , 最后在木板上立上大木柱 。 考古现场粗壮的黑色木柱残段显示 , 这些木柱的直径多在55厘米左右 。 这种在木板上立柱子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柱子的受力面积 。 “研究表明 , 当时的鸡叫城人在建造房子时不仅有选址意识 , 还有选材意识 , 选用的多是楠木和香樟等不易变形开裂的材料 。 ”郭伟民说 。
由此可见 , 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 , 鸡叫城人仅用石制工具和木制工具就能加工巨大的木材 , 建造完成复杂精巧的大型木构建筑 。 透过考古发掘现场木构件上依然清晰可辨的截断、加工、凿平的砍伐痕迹以及搬运木材留下的绳索勒痕 , 仿佛看到当时人们热火朝天建造这一史前“豪宅”的画面 。
考古|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为何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文图片

▲鸡叫城遗址发现的F63木构建筑遗存复原图 。 (图片来源: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为史前社会进程提供珍贵样本
F63的建造必定以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城或聚落为基础 , 这是考古专家的共识 。 事实上 , 鸡叫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也印证了这一点 。 目前的考古研究显示 , 鸡叫城由彭头山文化时期的普通居住点发展为环壕聚落 , 然后发展为城壕聚落及聚落集群 , 一直延续至肖家屋脊文化时期 , 时间跨度从距今8000年前至距今4000年前 。 在此过程中 , 它的发展显示出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 具有极强的内在凝聚力 。
鸡叫城最终形成三重环壕的聚落结构 , 在长江流域属于首次发现 。 城墙以内面积15万平方米 , 护城河(一重环壕)外坡以内面积23万平方米 , 二重环壕外坡以内64万平方米 , 三重环壕以内100万平方米 。 其中 , 二重环壕之内为密集居住区 , 二重环壕之外为稻田耕作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