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扶持创业 强哥创业笔记

今天给各位分享强哥扶持创业的知识 , 其中也会对强哥创业笔记进行解释 ,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 别忘了关注本站 , 现在开始吧!
刘强冬的创业精神是什么刘强冬称得上是草根创业的典范 , 他不断努力奋斗 , 在他的创业经历中充满了永不言败的精神 , 
刘强冬大学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创业 。毕业之后 , 他先去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了两年 , 担任过打字员、业务经理、物流主管等职 。但刘强冬不甘心 , 于是两年之后 , 1998年6月18日 , 刘强冬拿着1.2万元在中关村苏州街上的银丰大厦租了一个摊位 , 摊位起名叫“平台多媒体” , 主要卖刻录机等电子产品 。他还花500元在中关村电脑城买了一台二手电脑 , 一辆二手三轮车 , 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
2000年刻录机单价跌得厉害 , 从2000多块一下子跌到800多块 , 毛利从几年前的200多块钱跌到一台只赚十几块钱 。刘强冬决定把自己从代理商转变成分销商 , 他相继拿到雅马哈、理光、NEC等公司的独家代理权 , 到了2001年 , 平台商城已成为当时中国较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 , 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十多家分公司 , 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 。刘强冬把平台商城定位为传统渠道商 , 打算***国美、苏宁的商业模式经营IT连锁店 。
2004年 , 非典过后 , 刘强冬开始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 不过当时平台多媒体网是一个展示产品的平台 , 并不能直接在上面买卖 , 当年12月 , 刘强冬认真研究了一番当年平台电子商务销售额的月度环比增长曲线 , 他惊喜地发现:尽管网上业务的利润只占公司总利润的5% , 但订单月复合增长率达到26%!那个曲线图顿时让他眼前一亮 , 于是刘强冬决定慢慢收缩线下连锁店 , 加大投入线上的“平台商城” 。
从2004年开始 , 留给刘强冬印象较深刻的就是不停搬仓库 。排名次搬仓库 , 是从银丰大厦一百多平米的库房搬到街对面200多平方米的库房 。只隔了半年 , 又重新搬到银丰大厦地下库房 , 不过仅仅半年后 , 地方就不够用了 , 于是公司全动员起来将仓库搬到凤凰岭 。
2007年 , 刘强冬将自己以前赚的1000万全部砸了进去 , 不过还是存在2000多万的缺口 。刘强冬就去找银行 , 银行一看刘强冬就一个大仓库 , 还没有一件冬西是他的 , 当然不可能贷款给他 。
2009年1月 , 平台获得来自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投资银行家梁伯韬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 , 那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 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获得的排名笔融资 。
也正是从2007年开始 , 刘强冬开始招兵买马 , 产品种类从3000种一下子增加到了18000多种 。
2011年11月1日 , 平台图书启动周年庆活动 , 刘强冬准备大干一场 , 没想到刚开始系统就出现“订单无法提交” , “提交半天没有反应”等故障 。精于用户体验的刘强冬大手一挥:在本次活动结束后20日内 , 对所有未提交半价订单的铁牌及以上会员发放图书优惠券进行补偿 , “我也希望爱书人都买到” 。强哥这一招不仅解决了问题 , 还虏获了几百万用户的芳心 。
2014年5月22日 , 平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股票代码“JD” , 成为中国排名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公司 , 融资近2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