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青春刻进莫高窟的DNA( 四 )


作为壁画保存保护的重要手段 , 临摹分为客观临摹、整理临摹、复原临摹 。 即使在数字化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 , 临摹依然具有它的不可替代性 。
“每一个洞窟 , 每一幅壁画都不一样 , 大到风格构图 , 小到弹线晕染 , 都不尽相同 。 ”刘小同说 , 数字化技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 尤其对于一些有损毁的壁画 , 想要恢复 , 只能靠临摹师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 。
刘小同一直记得老院长段文杰的一句话 , “没有十年 , 进不了莫高窟的世界 。 ”
这句话没有吓到他 , 反而对上了他的胃口 。 顺利入职研究院后 , 画室变成了家 , 安个折叠床 , 置办个冰箱 , 了却后顾之忧 , 一头扎进了莫高窟的世界 。
“下午吃完饭开始画 , 画到凌晨三四点 , 一个星期不回家是常有的事 。 ”以前苦苦不得求的状态 , 如今在莫高窟终于实现 。
除了踏实和满足 , 莫高窟还带给了刘小同自信 。
2017年去意大利参展 , 碰上了许久不见的老同学 , 聊了很多 , 朋友说 , 他开口闭口全是莫高窟 , 想问他点别的问题 , 他也总能拐回到莫高窟 。 刘小同突然发现 , “自己不再是学校里那个只关心自己内心感受的学生了” 。
“莫高窟让我变得成熟 , 也变得自信 。 ”刘小同说 , “这种自信让内心强大 , 更坚定自己做的事 。 ”
斑驳的色彩、交织的线条、深邃的笔触 , 厚重的历史被娓娓道来 。 耳濡目染 , 朝夕相处 , 少年的迷茫与纠结也慢慢平息散去 。
在莫高窟 , 刘小同还遇到了爱情 。
刘小同的爱人也是临摹师 , 两人共用一个画室 , 每天一起画画 , 一起去洞窟 。 “我们有一样的艺术观点 , 喜欢一样的生活方式 , 连听的音乐都是一种类型 。 ”刘小同说 。
既是相濡以沫的爱人 , 又是互相帮扶的同事 。 “每天聊的都是壁画 , 工作和生活没有明显的界限 。 ”
|他们把青春刻进莫高窟的DNA
本文图片

4月19日 , 在莫高窟第172窟 , 刘小同在比照临摹壁画的细节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陈斌摄
走进古人的世界 , 揣摩古人的用意 , 真实完整地恢复壁画原貌 , 是一代代莫高窟美术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 如今刘小同正和同事们一起 , 致力完成莫高窟第172窟的整窟复原临摹 , 这项工作从2017年开始 , 预计到2023年结束 。
结束采访 , 我们和刘小同一起走在莫高窟窟前 , 九层楼风铃声幽幽 , 刘小同指向一片杨树林 , “据说这是常书鸿先生栽下的 。 ”
作为敦煌研究院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创建者 , 常书鸿先生守护敦煌五十余载 , 被称为“敦煌守护神” , 去世后安葬于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 , 同样被安葬于此的 , 还有其他二十多位为莫高窟奉献一生的前辈 。
一代代人来到这里 , 留在这里 , 最后离不开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