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拿起钓鱼竿:一个时代转折的隐喻( 三 )


年轻人“躺平”与拿起钓鱼竿之间 , 难以避免地形成了某种充满必然性的联系 。 有更多涉世未深的Z世代 , 选择放弃那种曾经被推崇的拼搏精神 , 转而以佛系给刚开始的人生定调 。
钓鱼竿成了他们的武器 , 去抗争一个自己赢不了的世界 。
当然 , 这不是他们的错 。
03 当人们逃离内卷


看似是年轻人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 实际上是横在所有社会人面前的大问题 。
“年轻人不要太努力 。 ”
张朝阳4月份的这句发言充满消极意味 , 却罕见地受到年轻人的一致认同 。
问题的肇始显然在于近几年的职场环境 。 但加班文化的盛行 , 也有它本身的逻辑 。
在经历四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 , 中国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社会现实 , 即增长乏力 , 中国经济增速一路从两位数滑落到“5开头” , 以往被经济高增长所掩盖的经济问题逐步显现 , 其中最核心的表象之一就是过度竞争 。
此背景之下 , 卷入其中的人们必须做出选择:
要么 , 陪所有人一起把这个竞争的游戏玩下去:对外与同行(包括潜在的同行)竞争 , 对内与同事(包括潜在的同事)竞争 , 以获得在一个产业中的立足之地;
【运动|拿起钓鱼竿:一个时代转折的隐喻】要么 , 选择从竞争中抽身出来 , 起码是阶段性地抽身出来 , 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给生活 , 在头脑上放空 , 在时间精力的分配上更倾向于生活 。


“夜钓”是不少工作压力更大钓友的选择


这看似是年轻人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 实际上是横在所有社会人面前的大问题 。
敢于选择后者的人毕竟是少数 。 学习、就业、住房、教育、养老等等现实的大山一座比一座重 , 导致普遍的社会焦虑和负面情绪积累 。 即便是最终选择内卷游戏的人们 , 也需要偶尔超脱于世间 , 才能确保心理的健康 。 相比剧烈而反人性的运动健身、需要耗脑的阅读、打游戏等 , 钓鱼的门槛更低 , 放空效果更好 。
新冠疫情则从另一个角度迫使人们思考人生 , 导致了部分人“求内卷而不得” 。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承认 , 5月份16岁至24岁年轻人失业率达18.4% , 比上月又升高了0.2个百分点 。 这已经远超正常可承受的范围 。 如今 , 1076万高校毕业生即将进入职场 , 他们在争夺有限职位的同时 , 也会对部分老职场人进行“新老换血” 。
在疫情和失业风险的双重折磨下 , 人们的心理健康情况极为脆弱 。 从全球视角看 ,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 , 仅在2020年 , 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就增加了25% 。 只有2%的国家卫生经费和不到1%的国际卫生援助用于精神健康领域 。
联系到中国火爆的垂钓市场 , 这意味着有相当多的人把钓鱼作为一种“心理健康建设” , 即便是每周一次或两次坐在河边或塘边放空 , 也颇为重要 , 甚至成了刚需 。
垂钓作为一种休闲运动的形式 , 与其他活动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活动”和“杀时间” , 小钓怡情自乐 , 大钓避世超脱 。



改变世界成了奢望的时代 , 通过“卷”与之对抗 , 早已成了高难度动作 。 相比事业上的成功 , 人们更需要心灵上的出口 。 垂钓隐喻了一种“自给自足”的自我和解、自我保护 , 也隐喻了一种不算积极但却足够豁达的人生态度:
只要我有鱼竿 , 我就有能力离开这个令人疲于奔命的社会 , 离群索居 , 享受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