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腾讯再曝裁员,老资历也非免死金牌,35岁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二 )


其实对于大部分工作来说 , 25岁和35岁的人在工作技能上其实差别不大 , 像编辑、运营、产品等岗位 , 年龄越大反而越不吃香 , 还面临思维老化、精力不足的问题 , 而每天找工作的人那么多 , 什么样的人才都有 , 企业会将需求综合在一起考虑 。 而这种双方都想利益最大化的想法 , 才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最大冲突点 。
所以 , 国内企业似乎已经有了不成文的规定 , 就是招聘员工都要在35岁以下 。
35岁后还能做什么 其实 , 大家也都知道 , 管理岗位永远都是那么几个 , 如果在35岁还没能成为管理层 , 那么在这个年龄的节点 , 很多35的的人只能选择换个行业从零开始 , 虽然试错成本很高 , 但是却是很多人没有办法的选择 , 因为如果在原来行业混的很好的情况下 , 是不会贸然选择换行业的 。
经济的衰退 , 必定会导致行业的内卷 , 而内卷之下 , 注定有人会被迫离开原有的赛道 , 这也是在行业里竞争失败所面临的后果 。 从这么多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情况来看 , 这种现象 , 在之后的几年里 , 也不会有太大改善 , 必定是趋势 。
35岁似乎正在慢慢变成了评判一个人成败的分水岭 , 如果没有成功 , 那就只能是个失败者 。
但在这种情况下 , 人终究还是要吃饭 , 要生活的 , 那么离开了原有的赛道后 , 我们还能做什么?
对于35岁的人来说 , 即使是重新换个行业从零开始 , 这样的“高龄”也并不存在什么优势 。 在就业市场 , 可能会因为年龄 , 在第一轮筛选时 , 还没有展现任何能力就已经失去机会了 。
前几年 , 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 , 很多中年人在失业后选择了送外卖、拉滴滴等行业 , 虽然相对比较累 , 但是入门门槛低、收益回报也比较稳定 , 如果是勤奋一点的人 , 每个月收入过万也是有可能的 。 而这些人中 , 也不乏很多高学历人群 。

在这两年 , 短视频自媒体的爆发 , 也让很多人跻身进来 , 根据之前的数据报告 , 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就已经超过10亿人 , 这么庞大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个行业在目前的火爆 。 但这个行业进入很容易 , 想要成功其实很难 , 除了视频质量要好 , 更需要一点点运气 。 不过 , 这个行业并没有太多的限制 , 一旦能够站稳脚跟 , 养家糊口就不是大问题 。

35岁 , 从熟悉的岗位离开选择重新开始 , 其实是很需要勇气的 , 是一种风险与机遇的选择 , 而“35岁危机”其实也是大家对过去的不甘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
35岁之后还可能成功吗 其实 , 谈了这么多 , 抛去心理障碍 , 能够带着从零开始的正确心态轻装上阵 , 不再想之前的成就和光环 , 多拿出精力投入在工作中 , 也并不一定就是个失败者 。
马云在35岁扔下铁饭碗 , 东拼西凑带着几个员工凑出50万成立了阿里巴巴;罗振宇在35岁时从央视辞职 , 四年后带着全新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卷土重来 。 其实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 身上越来越多的包袱 , 反而是前进中的累赘 , 脚步放慢 , 就会被后面人追上 。

即使转换行业 , 其实也要反省自己 , 认真思考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 。 对未来进行规划 , 至少要确定职业目标 , 制定职业计划 , 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转型成功 。
《论语》中就提到过“三十而立” , 而这个“立”字 , 其实指的只是人格和精神层面的独立 , 但放在这个社会 , 它的意思被无限放大 , 越来越多的人都被数字束缚着 , 强行要求自己跟上年轻人的节奏 , 但结果反而是背道而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