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求你别去当老师!”张雪峰劝告女大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的隐藏陷阱】眼下 , 正值高考出分的关键时刻 , 无数考生和家长都在为填报志愿而焦虑 。 该选什么学校?该报什么专业?这些选择不仅关乎四年的大学生活 , 更可能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
想起前阵子 , 在张雪峰老师的直播间: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咨询就业问题 , 表示想把“当老师”作为求职的“退路” 。 结果张雪峰老师诚恳地建议:“孩子 , 我替你们当地高中的学生和家长求求你 , 你别去当老师了!”
有人支持张雪峰的观点 , 认为不热爱就别祸害孩子;也有人觉得张雪峰太极端 。 但不管怎样 , 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选择上 , 我们是否真的想清楚了?
让我们从这个事件出发 , 聊聊专业选择和未来就业的事儿 。
填报志愿不能只看分数 。
很多家长和考生有一个误区 , 就是认为只要分数够 , 上了好大学就万事大吉了 。 殊不知 , 选择什么专业同样重要 , 甚至可能比学校更重要 。
拿这次事件中的女生来说 , 她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 这个专业虽然口碑不错 , 就业面也广 , 但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 很多传统的文字工作岗位正在被蚕食 。 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 很可能毕业后面临就业困境 。
数据显示 , 202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1076 万人 , 创历史新高 。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 , 仅仅依靠一纸文凭是远远不够的 。
不要把任何职业当作“退路” 。
在直播中 , 那位女生说想把“当老师”作为求职的退路 。 这种想法其实很普遍 , 不少人认为“找不到工作就去当老师” 。 但正如张雪峰所说 , 教师是一个需要付出和奉献的职业 , 如果不是真心热爱 , 很难做好 。
实际上 , 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职业 。 无论是医生、警察 , 还是程序员、设计师 , 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 。 把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当作退路 , 不仅会让自己痛苦 , 也可能影响他人 。
要对就业形势有清醒认识 。
很多人报考专业时 , 还停留在过时的“好专业”认知上 。 比如认为师范类、医学类都是铁饭碗 。 但实际情况是 , 这些行业也早就面临着巨大挑战 。
以教师行业为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 2022 年我国出生人口 956 万人 , 比 2021 年减少 106 万人 。 生育率持续走低 , 直接影响未来教育需求 。
教育部数据显示 , 2022 年全国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约 1000万人次 , 而每年教师岗位需求却逐年减少 , 供需比例严重失衡 。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 , 很多地方推出“县管校聘”政策 , 教师的铁饭碗不再那么铁了 。
所以 , 在填报志愿时 , 一定要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有清醒认识 。 那些看似光鲜的“热门专业” , 可能在你毕业时已经饱和 。 相反 , 一些现在看起来“冷门”的专业 , 或许会因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而成为香饽饽 。
终身学习的能力比选择哪个专业更重要 。
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 很多传统行业正在被颠覆 。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预测 , 到 2030 年 , 全球将有 3.75 亿工人需要转换职业类别 。
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可能在 10 年后就已经过时了 。 因此 , 比起选择一个“好专业” , 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
那么 ,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我们该如何做抉择呢?
1、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 。 不要盲目追随他人的选择 。
2、研究专业:深入了解感兴趣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信息 。 不要被专业名称迷惑 。
3、放眼未来: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 了解新兴产业和技术的机会 。
4、全面考虑:不要只看重学校排名 , 要综合考虑学校特色、地理位置、就业支持等因素 。
5、保持开放:大学专业不是终身职业 , 要有尝试不同可能性的勇气 。
6、终身学习:无论选择什么专业 , 都要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
文章看到这里 , 我想问各位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你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或职业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真实想法 。
- 宋丹丹|内娱版“狼来了”!继《向往的生活》后,63岁宋丹丹再次宣布退休
- 珍品展现 | 南京十竹斋“二〇二四艺术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 “七彩”指的是哪七种颜色,七彩色是哪七种颜色怎么排列
- 中国尼姑庵2024招聘公告!“学历”最高的寺庙,和尚多是硕博士
- ipad快速截图的 7 种方法,你常用哪几种方式
-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哪天开始
- 定向不限流量套餐“套路”多:部分广告弹幕等单独计费
- 体制内的聪明人,往往“慢半拍”
- 变异了?男子钓获巨型“黄辣丁”,20多斤重,通体发黄有半人多高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句话道出长者的自信与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