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史上最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易懂,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


罗隐|史上最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易懂,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苏轼曾在作品《祭柳子玉文》中写道:“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意为:元稹诗轻佻,白居易诗俚俗,孟郊诗清峭,贾岛诗瘦硬。苏轼此言既是总结,又是不屑,简单四字就完成了对唐朝四大诗人的评价。除了白居易过分强调通俗易懂之外,其余三人的诗风大家或许不甚了解:元稹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等凄美之句,怎能说他轻佻呢?然而,“白俗”却是真的俗!
能有多俗?

罗隐|史上最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易懂,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据说乐天写成一诗后先不收录,而要拿给老妪解之。若老妪能读懂,那么这是一件合格产品;假如老妪读不懂,那么这首诗必须回炉重造。故事真假不做讨论,但由此可知白居易作品的真实:题材平民大众,语言平易通俗。这也是大部分读者对白诗的最深感受。
他那两个雅号也不是白叫的。“诗王”是因为通俗的语言即可成诗,导致诗写的太多,数量上足以称王;“诗魔”是因为相同的东西写魔怔了,走火入魔。当然,这是笑意的曲解而已。我们不能否认白居易的艺术成就,他的诗非常讲究技巧与章法,细细品读之下还不同于俚俗之言。然而小解却无意中发现一首唐诗,较白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它的“俗”,简直俗破了天际。

罗隐|史上最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易懂,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严格来说,这只能称为打油诗:不管是在平地还是山上,所有鲜花盛开的地方(无限风光)都被蜜蜂占领了;蜜蜂采取无数鲜花才酿成了蜂蜜,它们到底在为谁忙碌,又是为谁酿造甘甜的花蜜呢?
俗,俗不可耐。这样的语言、类似的手法、如此的方式,在随随处处烟霞满窗的唐朝诗坛,简直不堪一击。“山青花欲燃”、“夜静春山空”、“露似珍珠月似弓”,诸如此类绝美之句信手拈来,但罗隐此“蜂”却为何能于俚俗中杀出重围,这首诗为何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千古名作?

罗隐|史上最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易懂,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其实罗隐不是为了蜂而写蜂,他是为了讽刺。“无限风光尽被占”说明蜜蜂辛勤劳动,“为谁辛苦为谁甜”说明蜜蜂不求回报,这首诗表面上赞美了蜜蜂的高尚品格,但实际上还表达了对不劳而获之人的暗讽:蜜蜂走遍千山万水、采遍千枝百花才酿成蜂蜜,它辛苦了自己,那么是谁吃到了甜头?很明显,吃甜的人就是不劳而获的人。那么罗隐为何会对这种人有如此大的怨恨呢?这就不得不说起他的另一首千古名作。
《自遣》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史上最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易懂,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在罗隐多次政治失意之后。自从唐大中十三年开始,罗隐便进赴长安开始考取进士,然而却连续七年落榜,后来他又陆续参考了几次仍然石沉大海,前后共有十多次,史称“十不上第”。这样的遭遇。令罗隐深受打击,丧失了斗志。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罗隐无才吗?非也,是因为唐朝后期乌烟瘴气的朝廷之中小人居多,他们就像大唐的蛀虫,不作为,却总是在害人,罗隐就是被害者的一员。
【 罗隐|史上最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易懂,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