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微妙:言外之意|漫谈| 上学记

汉语的微妙:言外之意|漫谈| 上学记
文章插图

汉语的微妙:言外之意|漫谈| 上学记
文章插图

□ 周学泽
5月28日,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何兆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我曾看过由文婧执笔的他的口述史《上学记》,里边思想火花迭出,对翻译颇有见解。
何兆武翻译作品众多,2015年获得过“中国文化翻译终身成就奖”,但对不懂外语而译作丰富的“前辈”林琴南,何兆武也承认他的功绩。不过,遇到实在拐不过的地方,也拎出来说道一番,在《上学记》中,他谈到林琴南运用“拂袖而去”一词的不妥:“林琴南是桐城派,文笔不错,可是也闹出好多笑话。比如他在一本小说里描述,某个人生气了,就‘拂袖而去’。中国古代的衣服是宽衣博带,生气了把袖子一甩就走,叫做‘拂袖而去’,可西洋人穿的是西装,袖子挺窄的,没法‘拂袖’,所以就闹了笑话。不过我们不能从翻译的角度去看他,说他哪里不符合原文、哪里不符合原意。”
这段话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思考有二:一是中外语言相互翻译时,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些相同意思的词汇确实不能拿过来就用,有些特定词语往往承袭着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不能用之于外语;二是汉语中的一些词汇,具有以“形象的概括”体现“丰富而抽象的指向”的特点,比如“拂袖而去”就是这样一个词,表面意思是“把袖子一甩就走”,其实是说人不高兴了、愤怒了,等等。
魏晋时期著名军事家、经学家杜预(222年—285年)在《春秋左氏传》中有句名言: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这就是汉语表达的微妙之处。
很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时,理解汉语的“言外之意”时往往有相当的困难,正是因为汉语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拉长了一段距离”。比如“高山流水”,拆开来看,“高山”就是高高的山,“流水”就是单纯流动的水,但因为先秦琴师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知遇的故事,“高山流水”就有了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众多含义。再像“高山”,用到“高山仰止”里边,就喻指道德学问高深的大师;“流水”用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里边,就形容“一方有意,而一方无意”,指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
“言外之意”体现着汉语微妙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能量”,但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在历史上源远流长,是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性格的一部分。如果溯源的话,孔子的《春秋》,是“言外之意”式表达的一大源头,所谓“孔子作《春秋》,微言大义。言微,谓简略也,义大,藏褒贬也。”即以精准用词,展现微妙的含义,而在政治上体现出褒贬。
《春秋》之后,“微言大义”式的表达,广泛延及生活道德领域,并在历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成为一种传统。欧阳修《六一诗话》言: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描写冯铿:“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藏有言外之意:她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心灵是美丽的。
在实际生活中,中国人将汉语的“言外之意”发挥得炉火纯青。比如,有些话的表面意思和内里意思居然有相反的倾向,但是对话的人仍然能相互明白。比如,说“原则上同意”,其实是心里有保留意见;说“原则上不同意”,有时暗含“你可以看着办”的意思。
【汉语的微妙:言外之意|漫谈| 上学记】但是不是只有中国人擅长运用“言外之意”,外国人就不会运用“言外之意”?当然不是。比如英语:“storms make trees take deeper roots”,字面意思是,“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但言外之意是“感激敌人,感激挫折”。因此,人类在语言表达上还是有很多共情的地方。只不过,因为中国历史悠久、道德文化深厚和历史典故众多,在语言表达上的言外之意特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