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基本成型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基本成型
本文图片

中轴线申遗文本基本成型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运用聚落考古理念了解琉璃河遗址城内布局、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性越来越高……6月26日下午 , 北京市党代表 ,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受邀做客北青直播间时谈到 , 今年和明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最关键的两年 , 中轴线保护工作的三年行动计划、48项任务 , 原则上在今年和明年都要完成 。
中轴线申遗文本
已报国家文物局
北京中轴线承载了元明清以来700多年的历史 , 体现了“中正和合、天人合一、礼乐交融、以中为尊”的传统理念 , 是讲好古代中国故事和现代中国故事非常好的素材 。 陈名杰谈到 , 近年来 ,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多方面进展 。
首先是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 陈名杰谈到 , 中轴线沿线涉及多家单位 , 他们在首规委办的协调机制下 , 形成了“央地协同、军地互动、市区联动”的良性工作机制 , 破解了诸多难题 。 市级层面成立中轴线申遗办公室 , 组建了中轴线申遗保护中心 。 这些举措是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进展的根本保证 。
其次是对中轴线的价值研究越来越深入 。 陈名杰指出 ,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 最重要的就是“突出其普遍价值” , 这几年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若干专题研究 , 对中轴线遗产的价值研究越来越深入 , 申遗文本已经成型、并报到国家文物局 。 配合申遗文本 , 市人大常委会今年5月召开会议 , 表决通过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 这一系列工作都让中轴线的遗产价值、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了更好诠释 。
中轴线文化遗产的风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 “比如说钟鼓楼片区 , 经过整治后 , 站在鼓楼上观察下面的第五立面 , 能看到整齐的胡同四合院肌理 , 能在鼓楼上感受到蓝天、白云、鸽哨声这样的老城魅力 。 ”陈名杰说 。
运用聚落考古理念
了解琉璃河遗址城内布局
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如何体现?琉璃河遗址最能说明问题 。 陈名杰介绍说 , 近60年来 , 琉璃河遗址历经五次大规模考古 , 这些考古发现有力支撑了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 。 琉璃河遗址的出土文物 , 能看到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之间的互动 , 不同民族在一起形成文化交流 , 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北京的体现 。
如何继续推动琉璃河遗址的考古发掘?陈名杰透露 , 去年的考古主要集中在墓葬区 , 并有重大发现 , 今年的考古范围要比去年更大 , 主要集中在宫殿区 , 运用聚落考古理念了解城内布局 。 陈名杰强调说 , 考古发掘充满各种未知 , 也许会让人眼前一亮 , 也许不尽如人意 , 这也正是考古发掘的魅力所在 。
陈名杰还特别谈到琉璃河遗址公园 。 接下来 , 市文物局将联合房山区做到“三个起来”:一是管起来 , 确保文物安全;二是美起来 , 文物是有尊严的 , 要让其环境更优美;三是活起来 , 要讲好文物故事 , 这是打造遗址公园的努力方向 。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基本成型】除了中轴线和琉璃河 , 陈名杰还谈到北京市的“三个文化带” , 称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党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 关于“三个文化带”的相关研究正不断深入 。 值得一提的是 , 长城文化带中的箭扣长城保护工程 ,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 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示范案例 。
公众参与遗产保护
积极性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