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

说起对联,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并不陌生。相比诗词歌赋,对联更接地气,通俗易懂,诙谐风趣,雅俗共赏,谁都能出,谁都能对。不仅文人墨客爱玩,文人相约,一起对对子,好不热闹,而且广大老百姓也很喜欢。也正因为如此,对联比其它的文学体裁,在民间传播更广,生命力更强。它成为人们抒发情感,传达情谊的纽带和桥梁。
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
文章插图

即便到如今,很多场合也都会用到对联,比如过春节,家家户户必然要贴春联,也就是对联。春节其它的习俗可以忽略,也可以忘却,但对联是绝对不能忘的一道流程,不然就不是过春节,贴春联是春节的标志之一。不仅过年回贴对联,在结婚、开张庆祝的时候,人们会送上贺联;亲人去世,人们也会送挽联,表达哀思。当然,也有人用对联来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
文章插图

而古往今来,关于对联的趣闻故事,也流传了很多。比如下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明朝时期。明朝有一个官员,有一年他到南方去视察。来到的这个地方,有一个池子叫“响水池”,因为池中的水成年累月哗哗作响,所以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响水池”。
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
文章插图

这位官员慕名而来,来到响水池后,看到这哗哗作响的响水池,突然灵感一现,一句上联脱口而出:响水池中池水响。说出这句上联后,官员的随行人员都说秒,都说好,就在大家一声拍马屁的声音中,官员突然说:“谁能对出下联?”
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
文章插图

结果鸦雀无声,大家似乎都在若有所思,竟然无一人能对出下联。其实,官员自己也没想出下联。随后回到京城,这位官员依然对此耿耿于怀,不过无论他如何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的想,也没想出下联。于是为了求下联,了却这桩心事,官员想出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呢?他叫人招贤榜,把自己的上联写在上面,然后说谁能对出下联赐予重赏。招贤榜都发了,按道理应该很快就能对出下联了吧。
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
文章插图

可惜,几个月过去了,并无一人揭榜,也就是说全城这么多人,依然无一人能对出来。可见,这个对联的确还是有点难度的。而且官员也有些死心了,准备把招贤榜撤下来,就在官员无奈之际。这一日,有一老农夫进城,中国人喜欢热闹,看见这多人都在围观,他也好奇,便挤上前去询问什么事情。人们一看是一个农夫,也就不愿意搭理。没想到,农夫看大家都不待见自己,于是一怒之下,撕下了招贤榜。
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
文章插图

旁边的武士看农夫揭榜,于是拉过去见那位官员。官员听说有人揭榜,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跑出去见揭榜者,可惜当官员看到揭榜者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后,很是失望,随后勃然变色,准备下令将那农夫赶了出去。农夫呢?被弄得有点莫名其妙,追问是什么事情,这时有人说是一副上联,寻找下联。农夫说,你把上联念给我听听,虽然大家都呵呵大笑,但还是念了出来:响水池中池水响。没想到农夫一听,哈哈大笑,我当时是什么大事,这点小事,何必大动干戈,下联太简单了。随后农夫念出下联:黄金谷里谷金黄。
【 春节|官员出一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身边无人能对,却被一农民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