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视点|馆藏文物浑身长“毛”,文保工作还应“长点心”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乾陵博物馆展示柜内,看到两件文物长“毛”。图片中的陶制人像周围遍布小绒毛,在光线照射下仿若一只“金丝猴”,还有网友调侃,“貂裘大衣不错嘛”。乾陵博物馆副馆长陈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是有这么个情况,是6月12日发现的。现在已经做了处理。”她解释称,有些陶制文物做过脱盐处理,不会因为温、湿度变化出现盐析,而有些陶制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脱盐处理,就会在一定环境下出现盐析现象。
除了不少网友和游客,还有不少文保爱好者、文物研究专家“围观”此事。对普通游客来说,文物出现盐析现象,被长“毛”包裹,直接影响游览观展感受。随着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即便不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在人们眼里同样有独特的文物价值和存在意义,博物馆既然将其列入展览,放入展柜对外展示,陶俑自然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文物浑身长“毛”,会让爱好者痛惜不已。
把文物放入玻璃展柜,是为了减少文物挪动,避免游客误触造成文物损坏。陶俑长“毛”,让人不禁怀疑是否与博物馆管理不善、疏忽懈怠有关,比如会不会是柜内的温度调节装置出现故障?更重要的是,对于文物长“毛”问题,为何此前馆内工作人员没有在日常巡视维护中及时发现,并采取科学有力措施解决?
据不少专业文保研究者分析,盐析现象是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正常问题。但文物浑身长“毛”,说明盐析现象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文物管理者能及时介入,完全可以避免问题恶化。况且,不同陶俑工艺纹饰不同,不排除还有精美彩绘内容,如果任凭盐析现象恶化,就会影响器物完整性,加剧后期脱盐洗涤处理的难度,对陶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更需追问的是,既然盐析现象是常见“病害”,那博物馆就应提早采取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抢先保护。比如,有知乎网友提到,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脱盐处理的文物,可以用滤纸捣成纸浆作为“面膜”敷在陶器上,让可溶性盐类在纸浆壳上结晶,继而使文物免受损害。也许网友的看法不一定完全符合文物保护实际情形,但做好预防性措施方案,是博物馆应当做好的本位工作。
文物保护单位细化管护工作,意味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如果支持资源有限,保护力度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出现漏洞,给文物传承、游客观赏带来诸多遗憾。我国的博物馆和文物实行分级管理,背后对应不同的资金拨付规模和文物养护体系。因此,不同级别文物的养护修复“待遇”有所不同。而且,各地的陶俑类文物出土量、馆藏量很大,当人力财力捉襟见肘,便会导致照护不周情形。
但对博物馆来说,任何一件馆藏文物,都是向社会展示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都值得被悉心呵护。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博物馆保护工作也许会颇为掣肘,但不能因此耽搁文物保护工作进程。对于此类困境,并非没有解决方案。如今,许多博物馆就在努力转变过度依赖财政拨付的发展模式、积极申请抢救资金等方式,探索出路,筹谋资金,以获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通过挖掘文物内涵、创办特色文物展、创新传播载体、打造热点文物IP等方式,不仅可以使文物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也有利于博物馆的运营创收工作,吸引更充沛的社会资金,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作者 白毅鹏,摘自“中青评论”)
【 点心|视点|馆藏文物浑身长“毛”,文保工作还应“长点心”】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