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节|制造名城奏响潮流文化新乐章( 二 )


“东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 我们统计出来的音乐剧受众的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 , 可以说 , 音乐剧节在东莞举办 , 和这个城市的发展相吻合 。 ”陈新浩说 。
以一流平台引进高质量剧目
平台、作品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关键之一 , 优质作品和专业平台能够为城市艺术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
2005年 , 玉兰大剧院正式营业 , 在深耕东莞的17年中 , 带来了2000多场精彩演出 。 “筑巢”后 , 便有了“引凤”的底气 , 以专业平台为基础 , 引进优质剧目为市民提供文化盛宴便成为玉兰大剧院最为关键的工作 。
回顾往年中国·东莞音乐剧节 ,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于音乐剧作品的选择 。 首届东莞音乐剧节举办了中国音乐剧发展高峰论坛之“《蝶》·中国音乐剧·东莞城市文化”研讨会 ,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音乐剧高峰论坛 , 原创音乐剧《蝶》至今仍是经典 。
第六届音乐剧节秉承开放、创新、包容的特性 , 引进国外经典名剧 , 音乐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芝加哥》连演七场;为深化粤港澳文化交流与合作 , 引进粤港两地合作剧目原创戏曲音乐剧《一代天娇》 , 用音乐剧的形式结合粤曲小调叙述还原红线女一生的传奇 。
剧目的选择代表了平台的审美与追求 。 第八届音乐剧节依然保持对作品的敬畏 , 在选择上更加注重多样化表达 , 同时承担更多的责任 , 不仅网罗近两年广受好评的人气佳作 , 也将目光投向艺术院校和特色地域 。 陈新浩提到 , 尽管一些地域特色明显的剧目最终没能加入本届音乐剧节 , 但是注重对地域性的挖掘依然是重要方向 。
根据5月底玉兰大剧院官宣的第八届音乐剧节剧目名单 , 除了备受年轻人关注的开幕大戏《摘星辰》 , 一批粉丝基础好、备受关注的人气作品受邀前来 , 如《粉丝来信》《赵氏孤儿》《人间失格》等 。
同时 , 本届音乐剧节将引进由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等高校创作编排 , 音乐剧专业学生表演的音乐剧《殷红木棉》《巴黎音乐梦》《遇见》和《一湾月》等作品 , 向观众展示年轻音乐剧人才不俗的创编与表演实力 。
6月中旬 , “东莞玉兰大剧院·东莞城市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 实践教学基地的成立旨在促进东莞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行业人才的繁荣发展 。 未来 , 双方将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入合作 。 玉兰大剧院正将平台升级 , 实现专业平台对文化事业的赋能 。
【音乐剧节|制造名城奏响潮流文化新乐章】一批有追求的观众正在养成
回首东莞十几年的音乐剧发展之路 , 从玉兰大剧院营业到音乐剧节的届届提升 , 政策助力、平台升级以及坚持对作品质量的追求 , 共同打响了东莞音乐剧品牌 。
除了以上几点 , 一批深情、有追求的观众也在默默推动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 。 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 , 根据玉兰大剧院记录 , 2006年包括音乐剧在内 , 玉兰大剧院共演出95场 , 观众总计9.5万人 , 十年后的2016年 , 演出场次达195场 , 观众总计17万人 。
十年时间 , 无论是演出场次还是观众人数 , 玉兰大剧院都实现了较大的提升 。 此后 , 更是水涨船高 , 2019年到达顶峰 , 包括音乐剧在内玉兰大剧院演出场次达224场 , 观众人数达25万人 。 前七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演出场次达178场 , 共吸引约20万人次观演 。
2020年开始 , 受疫情影响 , 演出受到限制 , 观众人数有所下滑 , 但是总体而言 , 音乐剧的市场份额依旧“能打” , 东莞音乐剧市场稳定且有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