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我们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平时生活中见的应该也比较多,其实这个成语是根据一则三国时期的故事而来,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了这个成语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则成语的典故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过还有一个成语和望梅止渴的意思相近,也是由曹家人发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提起曹操,大多数人会不由自由的,为他贴上“奸诈”这一标签 。虽然真实历史上的他,没有演义中那般令人生厌,但他的真实面目,也的确与“奸诈”二字,脱不了干系 。抛开其他不谈,“望梅止渴”这一典故,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有一次他率军出征的时候,士兵都非常干渴,却一时找不到水源 。为了安抚士兵,曹操谎称前面不远处,有一片梅林,并以此为动力,激励士兵继续前进,一直到找到水源 。
这则记载于《傅子》中的小故事,被总结为了“望梅止渴”这一成语,现在一般用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这是广为人知的,不必过多赘述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一个与“望梅止渴”,含义非常相近,且同样流传至今的成语,竟然出自曹操的孙子之口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卢毓传》记载:“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 。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意思是说,曹叡为帝期间,有一次需要选举中书郎,曹叡便下诏说,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担任这一职位,就看卢毓的了 。为了让卢毓办好这件事,曹叡特意嘱咐道,不要选名声极大的人,虚名就像在地上画饼,不能充饥 。后人根据他的这一句话,总结出了一个成语,即“画饼充饥”,现在一般用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意思与“望梅止渴”相近 。
那么,因为这一成语,曹叡改进了曹魏的选拔人才制度,又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在汉朝,选拔人才主要靠举孝廉等方法,但是天下大乱之时,人口流动极大,这一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 。到了曹丕时期,则在陈群的建议之下,开始了“九品中正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怪象 。而曹叡在对卢毓说出,选拔人才若只重虚名,便如同画饼弃饥一言之后,卢毓又对选拔人才的方法与制度,提出了改进策略 。
《三国志》记载:“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 。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 。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 。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
意思是说,卢毓认为,只凭借名声虽然选拔不到真正的奇才,却可以选拔到一般的人才 。毕竟那些有名声的人,服从管理,素有善行,然后才得以扬名 。因此他劝说曹叡,不要反感这一选拔制度 。接着,他又提到,自己无法识别异才,只能凭名声选拔官员,然后看他们任职之后,是否合格 。并提到,古代让官员自己述职,并凭借他们的政绩进行升降,现在这一考核制度早已被废除,除了依靠名声之外,没有其他办法,朝堂之中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 。曹叡听了之后,下令重新制考核官员之法,于是曹魏选拔人才的制度,更加完善 。
【望梅止渴典故出处介绍,望梅止渴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 成语“举贤任能”什么意思,举贤任能典故出处介绍
- 宾客如云这个成语的典故,宾客如云到底什么意思?
- 乐不思蜀到底是什么意思,乐不思蜀典故出处主人公
- 识时务者为俊杰背后的典故,识时务者为俊杰什么意思?
- 抱头鼠窜典故出处介绍,抱头鼠窜什么意思?
- 学富五车的出处,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
- 负荆请罪的典故故事,负荆请罪什么意思寓意什么?
- 吴起简介资料,吴起杀妻求将典故,吴起是怎么死的?
- 梁武帝的儿子们怎么样,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的典故事迹
- 梁武帝为什么出家当和尚?梁武帝曾问禅达摩成佛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