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悲歌一曲咏昭君——朱祥麟先生五律《访昭君故里》鉴赏

村落群山里,王家空绣楼。止戈推一女,取义足千秋。夕照怜青冢,乡魂带雨愁。香溪多别恨,孤月水东流。——朱祥麟 《访昭君故里》以上是朱祥麟先生的新作《访昭君故里》,此诗在‘新三峡诗词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历代吟咏昭君的诗作甚多,但朱先生的诗别具韵致,是颇具实力之作。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史称明妃。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她天生丽质,聪敏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其父以其年幼哀求,但王命难违。昭君不得不泪别父母乡亲,登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个月,同年夏达长安。进宮后,她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在画像上做了手脚,使她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圣。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国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请求和亲,以期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召后宫妃嫔,有的说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召。有的说,昭君出于无奈,被迫应召。甚至有的说,她不满于深宫生活,不满于元帝的冷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是负气出塞和亲。至于谁是谁非,史无定论。不过,江淹在《恨赋》中,却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明妃去时,仰天叹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大家各自去猜测品味吧!临行前,元帝惊其美貌,后悔未临幸。但有约在先,只好践约,自认倒霉!昭君肩负汉匈和亲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次年夏到达漠北,封“宁胡阏氏”。不四年,即公元前31年,其夫亡故,按匈奴“父死,妻其母后”的风俗,她忍受极大屈辱,嫁给长子。公元前20年,长子又亡。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含恨、含怨、含悲、含屈离世,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葬紧依大青山,近傍黄河,后人称为青冢。朱先生的五律《访昭君故里》,我拜读过多遍,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收获。(美)爱默生说:“语言是历史的档案……语言是诗歌的化石。”全诗八句四十字,字字若金,句句新奇,言如化石,涵蕴悠长。首联“村落群山里,王家空绣楼。”朱先生先交待清楚昭君的出生地,宝坪村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有山就有水,首句虽未言及,而与尾联相应。我们不难想象,没有青山,哪来香溪?实际上,香溪带着幽香,沿村而过。青山欢送清流,清流滋润山村,山村养育秀女,秀女出塞和亲。使小小宝坪村,千古扬名,永载史册。杜甫《咏怀古迹》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朱先生用“村落群山里”五个字,概括了杜诗十四个字,既是五言律的需要,也体现了作者惜墨如金的高妙之笔。接着讲述王命难违,昭君奉召入长安,使昔日的绣楼空空如也。小小年纪,入选深宫,前景迷茫,宠辱难测。可叹父母无能为力,亲友摇头莫助。一个“空”字,蕴含多少言外之意!昭君走了,不仅绣楼空,父母失去幼女,是不是“空”?玩伴失去闺密,是不是“空”?失去父母的呵护,乡邻的关爱,是不是“空”?也许昭君还有兄弟姐妹,对他们及昭君本人而言,也是不是“空”……这个“空”字,可谓是此联的眼,此联的魂!颔联“止戈推一女,取义足千秋。”止戈,习惯称“止戈为武”,说的是“止”与“戈”合而为武,即武器,以字形言。而此处的“止戈”,是止去干戈,化干戈为玉帛。昭君是为此舍身出塞,“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唐·张仲素《王昭君》)。为汉匈边塞赢得数十年的平安。本来,止戈应是男子汉的事,却为何要让一个柔弱少女来承担?国家若强盛,谁会釆用此下下策?把一个柔弱女子“推”出去?这个“推”字,饱含深意!是国力虚弱,君王不得已而强“推”。是昭君为了民族大义,生灵安宁,不得已而把自己强”推”出塞和亲。这个“推”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昭君的义举,客观上促进了汉匈睦邻友好,其功绩足以彪炳千秋。但是,作为身居宝座的君,占住要职的臣,懂不懂得“娥眉却解安邦国,羞杀麒麟阁上人”(宋·盛世忠《王昭君》)!颈联“夕照怜青冢,乡魂带雨愁。”杜甫在《咏怀古迹》之三中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朱先生的颈联,不难看出,是从杜诗的意境化出,但诗意却有了变化。杜诗表明昭君的孤墓面对黄昏,是凄凉悲哀的景象;而朱先生诗则将夕阳人格化,夕照似乎也动了恻隐之心,将自己的余晖洒向孤冢,希望能将余温化解其悲凉。这是爱怜,是唯一的大爱。一代美女,被迫入宫,尘封三载,外嫁荒漠,夫亡嫁子,受尽屈辱,英年早逝异域,就连夕照也怜悯她的不幸。那些有血有肉、有感有知的生灵们,谁不怜悯叹息?杜诗谓明妃生前无法回归大汉,唯死后于月夜徒有魂兮归来了,这是诗人的深情叹喟!人久别家乡,多有乡愁感发。明妃已故,其去国千里之遥,长途风雨阻隔,乡魂能归故里否?生时人不能归,死则魂亦难归矣,只能借助月夜悄悄返乡。这愁,既是乡愁,更是楚痛!朱先生用一雨字来修饰愁,真是用心良苦,寄情深远。尾联“香溪多别恨,孤月水东流。”读到此,我才明白。原来前面三联,都是在铺垫,尾联使该诗达到高潮。一个恨字,可以说概括了昭君的一生。这恨,仇恨虽少,但怨恨却多。这些怨恨,在孤月辉光的笼罩下,随着香溪,奔向长江,无奈地东流而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动笔之前,我与朱先生沟通过,征求拙稿的品评基调。他明确表示,咏史诗应遵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尊重史实,不可人云亦云。他不同意董老必武主席《谒昭君墓》中“胡汉和亲见识高”的观点。其一,昭君和亲,不同于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唐与藏两个民族间的融和,藏臣贡于唐。而昭君的和亲,因匈奴与汉是国与国关系,所以昭君和亲,是迫不得已,是弱国大汉的屈辱!其二,汉代女子是不愿嫁给匈奴单于为妻的,汉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可为佐证。文姬说:“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胡笳十八拍》之二)“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胡笳十八拍》之三)昭君入胡,其情感亦无例外,故其主观与客观并非一致。其三,昭君有六怨,或怨恨。离别父母,被迫入宫,此为一怨;入宫数年,不被召幸,此为二怨;永离故土,远嫁异国,此为三怨;夫君早逝,恩消情断,此为四怨;按照胡俗,忍辱嫁子,此为五怨;子亡身孤,无依无靠,此为六怨。她自己创作的《怨词》已流露无余:“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乎哀哉,忧心则伤。”从主观上讲,她是被推出去的,并非自愿。从客观上看,她的和亲,又给汉匈带来数十年的安宁,史书也认定是义举。堂堂大汉,保护不了一个柔弱女子,惟日月两轮怜悯她。此恨此怨,只能如水之东流。杜甫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是千古定论。司空图《与李生论书》指出,诗须有“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朱先生的诗作余音绕梁,其诗含蕴悠长,说明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保护百姓的安宁。屈辱求和,实属下策。用今天的话说,即弱国无外交。其“味外之旨”耐人寻味。咏古诗,咏出古意并不难。难就难在要推陈出新,咏出新意。塞·约翰逊(英)说:“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悦目的东西”。朱先生的诗即达到了如此境界。它语言流畅,别具一格,含义深邃,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新的意境。一个“推”字,推出了昭君的六怨。一个“带”字,带出昭君满腔的余愁。一个“怜”字,道尽昭君的辛酸苦涩。不仅苍生怜,就连不食人间烟火、不谙人情冷暖的夕阳明月也为之心恸!其尾联与颈联遥相呼应,全诗篇章浑成。朱先生之《通虚子诗话·五十六》云:“诗不可不讲究造句……然则求其篇章之浑成,则较之有句无章者尚矣!”《访昭君故里》能在众多名流、万千稿件中脱颖而出,得益于斯。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没有诗作意境的新、技法的新,也许就没有我的这一番议论。朱先生探求于史实,扎根于生活,品味于纤尘,吟哦于胸臆,抒发于笔端。其诗作高雅,曾多次获奖。这次《访昭君故里》再次夺得大奖,应该说,是大奖赛的评委专家慧眼独具,也是朱先生诗作之实至名归!郑怀宇 于吴都云鹤斋鉴赏|悲歌一曲咏昭君——朱祥麟先生五律《访昭君故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