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二 )


文章图片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明 戟耳筒式炉 「枕江堂」篆书刻款 口径 10.8cm;重 1652g
宣炉之所以被众多人所崇慕 , 与其造型 , 皮色 , 内涵等有着莫大的关系 , 其中皮色可谓是其主因 。 冒襄在《宣德炉哥注》中说 , 宣德炉胜在颜色 , 黯淡的皮色内部散发出奇特的光芒, 有如女子的肌肤 。 制造宣炉所用的“风磨铜”属生矿 , 另加红铜、锌、锡等起到助熔作用, 经十二炼再磨光、整容、上蜡 。 尤其是在冶炼中适度掺入水银 , 形成一种特殊光泽 。 因其熔点低于铜 , 在铸铜过程中挥发而蒙于表面 , 使其色黯然 , 奇光在内 , 望之如一尤物 , 好象能掐捏一般 。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明 戟耳簋式炉 「松汉珍玩」篆书刻款 口径 8cm、重 1152g
宣德炉皮色种类多样 , 诸如朱砂色、枣红色、猪肝色、茄皮色、甘蔗红、藏经纸色、栗壳色、棠梨色等 , 无不引人称奇 。 除了先天得出的皮色 , 人们为了获得最完美的皮色 , 创造出“烧炉”这种后天改变铜炉皮色的玩法 。
清吴融著有《烧炉新语》一书 , 将自己多年来的操作 , 实验等记录总结下来 , 得出急火烧炉法 , 秋葵结雾法 , 红藏金结雾法等多达二十多种烧炉方法 , 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对此深信不疑 , 并将《烧炉新语》著录于自选集《锦灰堆》之中 。
私造铜炉亦精品频出
宣德炉因其传奇的历史地位 , 与皇室相关的宗室背景 , 自宣德至今 , 都受到自上而下的关注追捧 。 这批由皇帝敕命制作色彩斑斓、宝光四射的香炉, 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之中, 仅有一小部分被赏赐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 以及享有盛名、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的庙宇 。 由于原料无从解决, 此后再也没有生产 。 但为了满足人们对宣德炉的可望而不可得, 当时参与铸炉的官员吴邦佐在宣炉停铸后, 就曾私下召集制作宣炉的工匠, 用相同的方法“私”铸 , 其炉品质甚高 。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清康熙 蚰龙耳簋式炉 「康熙乙己秋庆贺制」楷书刻款 口径 11.6cm、重 1804g
宣德之后 , 明代嘉靖、正德、崇祯 ,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帝 , 不但大量仿制宣德炉 , 而且还亲自日常用度 , 乾隆皇帝还将“宣德炉三谱(《宣德彝器谱》、《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收入《四库全书》之中 。
在民间 , 对宣德炉的仿制更是数不胜数 , 吴邦佐 , 胡文明 , 石叟等私造铜炉也是精品频出 , 质量高、火候到、款式和颜色都上乘 。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明鬲式三足炉 「圣俞家藏」篆书刻款 口径 13.5cm、重 1710g
皇帝|精工细作、内蕴奇光,150余件明清宣炉尚品在京亮相
文章图片

清三代 蚰龙耳簋式炉 「宣德年制」篆书刻款 口径 21.5cm、炉重 5270g、总重 8265g
到现代 , 更有陈巧生等能工巧匠 , 所造宣炉也是不输古人 。 至此 , 对于宣德炉这一传奇之器的定义若是太过拘泥显然不合适 , 或许可以说 , 宣德炉并不是单指明代宣德皇帝制造的那一批所谓的宣德炉 , 而是从宣德炉的创造开始 , 明清两代所有利用黄铜、使用黄铜来铸造这类铜香炉 , 其中精美而有代表性者亦不在少数 , 每个时期的风格特点也值得广大艺术爱好者细细研究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