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正卯|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上位后却杀了他,还暴尸三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出自于《史记》,讲述的则是范雎受魏齐陷害,十年后功成名就,随即将魏齐处死的故事。作为儒家至圣,相信大部分人对孔子的印象,是一个和蔼可亲,讲究仁义礼貌的老夫子,然而你是否能够想象,他也有杀伐果断的一面吗?这就不得不说起发生在千百年前的“诛卯事件”,这也成为了孔子人生当中最大的争议之一。少正卯|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上位后却杀了他,还暴尸三日
文章插图
少正卯,是和孔子同一时期的鲁国名人,古人喜欢以职务来进行称呼,而“少正”是六卿之长“正”的副职。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之风盛行,孔子和少正卯都开班授课,然而少正卯相比较孔子,名气更大,学生也更多,最终的结果也就导致,孔子上课时,每当听到少正卯同时开课,大伙立刻跑到那边听讲,走个精光(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少正卯|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上位后却杀了他,还暴尸三日
文章插图
不过故事总算在公元前496年发生了变化,此时的孔子,周游列国归来,学有所成,被鲁定公封为大司寇,相当于国家宰相,位极人臣。《史记》记载,当上大官的孔子,面露喜色,因此他的学生仲由不由得提问:“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我听说君子即便祸事到来也不会害怕,福祉将领也不会开心,如今您为当大官感到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则回答说:“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孔子表示,这句话没错,自己承认为当官而高兴,但是不还有一句话说,(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的地位仍)谦虚地对待别人吗?少正卯|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上位后却杀了他,还暴尸三日
文章插图
然而仅仅只有七天时间,孔子就利用手上职权,将少正卯诛杀,暴尸其遗体三天。“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当询问少正卯罪名的时候,孔子列出了以下几点,少正卯的居所“撮徒成党”、少正卯的谈说“饰褒荣众”,少正卯强御(豪强)“反是独立”,因此作为奸雄,不可不除。但是让人有些困惑的是,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少正卯都没有犯下过什么过分的坏事,这些安在他头上的罪名多少也有些假大空。而且将死者暴尸三日的做法,显然与儒家仁义的观念相违背,同样和孔子反对轻易杀人的理念所不相符。少正卯|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上位后却杀了他,还暴尸三日
文章插图
这也就造成了后世所面临的争议,在不少抨击儒教的声音当中,认为孔子的目的,不过是滥用职权,恶意报复,而少正卯是受害者,在上个世纪批孔风潮影响下,少正卯更是被当成了卫道士一般的存在。恰恰相反的观点,则是由大部分儒家学者所提出,在他们看来,少正卯妖言惑众,孔子对其所执行的,是正义的“君子之诛”,以至于经常被人拿来形容大义灭亲,或者是铲除奸雄之举,南宋时期的朱熹,就曾经被御史弹劾,要求“请加少正卯之诛,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戒”。少正卯|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上位后却杀了他,还暴尸三日
文章插图
从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些观点或多或少都有些片面,而“诛卯”故事究竟是否存在,尚且是一个疑问,虽然《史记》和《荀子》等都有所记录,但是孔子时期的《左传》、《国语》等都没有记载这个关于鲁国内部宫廷的重要变动。但是在一部分学者看来,孔子之所以对少正卯痛下杀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妖言惑众,少正卯在位期间,能够吸引如此多的门徒,甚至将孔子麾下的都拐跑,足以说明其能力,孔子既认为少正卯不是正统学说,然而偏偏自己又说不过他,因此在无法圆满解决的情况下选择痛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