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苏幕遮 的写作背景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写作背景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写作背景,范仲淹 苏幕遮 的写作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范仲淹 苏幕遮 的写作背景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写作背景

文章插图
1、“以秋景写秋心”的绝唱--范仲淹词《苏幕遮》 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 。
2、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3、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4、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5、明月搂 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6、 这首《苏幕遮》词,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所作 。
7、他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
8、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 。
9、该词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抒情 。
10、 上片大略云:秋天到来时,天高云谈,碧空澄澈,落叶枯黄,萎积满地,寒凉浸透河水,水面腾起凉丝丝的薄雾 。
11、黄叶满山衬着斜阳,一齐倒映于河水 之中;枯干了的离离野草,铺向看不见的天边 。
12、这实在是一幅肃讽悲凉的秋 来塞外景物图 。
13、“夕阳”与“秋色”相映,都是暖去寒来、生气渐弱的意象极易唤起人们的愁肠;“芳草”本无感情,但在仅靠野草点缀的荒原上,却令人无限依恋 。
14、这一来是因为芳草铺向斜阳之外的远方,直接沟通内地家乡;二来是因草枯了,明年还会绿,人却一年年老去,谁知下一次春草萌发时,征人是否 还能看得见呢?李贺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永恒的自然界与短暂的人生,怎能不引发人们深深的感慨? 下片大略云:塞上秋景一片凄凉,不由得征人乡思缠绵,心绪黯然,忆别念新,长夜难寐,只要一合上眼皮,便梦见与家人团聚 。
15、夜半梦醒,格外凄苦 。
16、 算了吧,算了吧,任它月色溶溶,楼高望远,还是不要登高纵目、观赏月色吧; 还是借酒消愁,来排遣这漫长孤寂的秋夜吧 。
17、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醉意更深地触动心中的离愁,化作点点相思之泪,幽幽地滴落胸前 。
18、这实在是典型的游子秋思意绪 。
19、“黯”,黯然失色,指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而觉消沉悲切 。
20、 “旅思(sì)”,即在外作客的惆怅 。
21、“思(sì)”,意念 。
22、“黯乡魂”与“追旅思”是下片的中心,是一种心绪的两个方面:怀乡思亲,令人心魂不安;伤别念远,令人忧思怅惘 。
23、“黯乡魂”,是对内地的怀想;“追旅思”,是对边愁的体味 。
24、 不过,此词不是普通的游子秋思之作,而是边关统帅写的征人思家之作 。
25、 张惠言云:“此去国之情 。
【范仲淹 苏幕遮 的写作背景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写作背景】26、”(《词选》)许昂霄亦云:“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 语 。
27、”(《词综偈评》)从感情基调来说,属缠绵“柔情”、儿女风情,是凄切而非悲壮 。
28、继昌云:“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广平赋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似世之头巾气重,无与风雅也 。
29、”(《左庵词话》)这本是允洽的评论,有人却格于作者身份,硬要予以分辨,认为其中是关系军国的严肃感情 。
30、“按文正一生,并非怀土之士,所为乡魂旅思以及愁肠思泪等语,似沾沾作儿女想,何也?观前阕可以想见其寄托 。
31、开首四句,不过借秋色苍茫以隐抒其忧国之 思;‘山映斜阳,三句,隐隐见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