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解惑丨如何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本文图片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则:子曰:“人能弘道 , 非道弘人 。 ”
弘是廓大之意 , 那么道究竟指什么道?儒家、道家甚至法家都有谈及道 , 但他们的道各不相同 。 孔子所言之道 , 是儒家的道 , 是仁道 。 因此 , 这八个字 , 字面意思是说:人能够把道廓大 , 不是用道来廓大人 。
但孔子的真意是否就是如此呢?朱熹曾经解释说 , “人心有觉 , 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 , 道不能大其人也 。 ”将这八个字归结为人有觉与道无为的差别 。 据《朱子语类》记载:有学生问朱熹怎样理解“人能弘道 , 非道弘人” , 朱熹便用扇子作喻 , 说:“道如扇 , 人如手 。 手能摇扇 , 扇如何摇手?”朱熹的解释有些牵强 , 但毕竟点出了一点 , 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
钱穆认为 , “道由人兴 , 亦由人行 。 ”也就是说 , 道的兴起与发展都离不开人 。 这便是人能弘道 。 而自有人类始 , 智德日成 , 文物日备 , 学思益积益进 , 渐渐地就有了大才小才的区别 。 “若道能弘人 , 则人人尽成君子 , 世世尽是治平 , 学不必讲 , 德不必修 , 坐待道弘矣 。 ”(《论语新解》)所以说非道弘人 。 这与《中庸》说的“苟不至德 , 至道不凝焉”是一个道理 。 因此 , 必然要重视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 。
那么 , “人能弘道 , 非道弘人”这种主体意识 , 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仁道?这与孔子的志向是分不开的 。 子路曾问孔子之志 , 孔子回答道:“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 , 少者怀之 。 ”(《论语·公冶长》)老者使他安逸 , 朋友使他信任我 , 年轻人使他怀念我 。 这就是孔子的志向 。
还有一则对话 , 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一个人 , 广泛地给人们以好处 , 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 , 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 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 能近取譬 , 可谓仁之方也已 。 ”(《论语·雍也》)哪里仅仅是仁道啊!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 , 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 , 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 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 , 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
【孔子|解惑丨如何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这里 , 孔子把广泛地有利于人民并且解除了他们忧患的行为称作圣德 , 认为这是比仁道还要崇高的德行 。 这何尝不是与上面说的孔子的志向相契合呢!
“人能弘道 , 非道弘人” , 对于孔子而言 , 他强调人的主体性 , 肯定人的内在价值 , 宣扬积极进取的精神 , 用张岂之在《论儒学“人学”思想体系》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 那就是:
这八个字表述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的主体意识 , 认为人有发现和宣传真理的能力 。 很明显 , 这样的主体意识是理性的集合 , 它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富贵尊荣 , 而升华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
◎本文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 打油诗$打油诗·九首丨奔月嫦娥休笑我,温壶美酒送入喉
- 夜钓!诗·十首丨衔花小蝶痴痴舞,隐柳黄莺恰恰鸣
- 装置艺术|创意分享丨沉浸互动式创意艺术装置
- 礼乐文明|解读丨“通情达礼”的当代启示
- 海瑞#文艺评论丨黄志忠:超越皮相而奔向更深度的灵魂
- 于湖集|千年打卡胜地丨平生中兴碑 梦入紫翠屏——张孝祥永州打卡记
- 张京|不负韶华丨张京刚
- 教学|中英直播间丨梁亚力中国画山水画教学示范
- 秦国玲#奎文区18所学校、幼儿园获批成立“孔子学堂”
- 四川省川剧院!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丨陈智林: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虎”的昂扬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