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都在做科研,拿不到项目的青年教师被安排很多课( 四 )


所以 , 教授们更喜欢做的是和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 , 金额大、留成高 , 教授们最后能够拿到手的钱也多 , 而且有的还很容易出成果 , 毕竟企业的项目偏实用型 , 国家的纵向项目偏理论研究 。
我记得我们学院当年的老师们 , 每年手上项目不断 , 有的老师一年项目总额几百万 , 有的几千万的也有 。 这些教授们每年忙得不亦乐乎 , 手下的硕士博士们也忙得屁癫屁癫的 。 对于这些研究生来说 , 老师有项目 , 这样就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专业知识 , 可以发表高水平论文 , 可以顺利毕业 。 所以 ,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 , 大家都很高兴 。
那么 , 学院的专业课怎么办?一般来说 , 专业课不上不行啊 , 有本科生的 , 也有硕士还有博士的 , 总不能让外学院的老师来说 , 于是 , 一般专业基础课都是由年轻老师去上 , 特别专业的专业课 , 在这个专业领域里的学科带头人 , 或者安排其它教授来上 , 但说实话 , 最后落到每个教授头上的专业课并不多 。
这些教授们 , 个人猜测从心里是不太愿意去上课的 , 没人在乎这些课时费了 , 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 , 他们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科研项目上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那时候还是十几年前了 , 我们学院很多教授们 , 住别墅开豪车的真的很多 , 名利双收 。
最后说回到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哪个更重要?个人觉得 , 对于大学来说 , 科研要更重要一些 , 因为到了大学 , 学生应该要具备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 , 在一些专业基础课上 , 有老师带入门即可 , 教学学到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 , 特别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来说 , 动手实践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
如果一个大学 , 没有科研能力 , 没有科研项目支撑 , 那么它的科研水平 , 专业研究都无法更进一步(个别理论研究的专业除外) 。
所以 , 不管是本科生也好 , 还是研究生也罢 ,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是大学里最应该学到的东西 。






大学里教学和科研都重要!因为这是国家赋予一流大学的两个主要社会责任 。 培养大批本硕生走入社会各行各业 , 培养博士充实尖端人才队伍 , 并承担国家或企业科研项目和任务 。
建议实行大学教师最低课时量制 , 让老教授们承担重要基础课的主讲 , 助教讲师负责习题 。 相反可让年青副教授们上硕士生课或高年级课程 , 对年青老师是很好的锻炼 。
若专职科研而不上课 , 那样课程任务会自动加到同事头上 。 搞纯科研的话去中科院科研所更合适 。
当然不搞科研的教师教学任务肯定要多一些 , 对比最低课时量多的部分发课时劳酬 。 绝大部分大学也是这样做的 , 大家有意见的是课时劳酬相比sci科研论文少太多而已 。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 , 两者都很重要 。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 教学应该放在首位 , 但现实中却的的确确把科研放在首位 。 无论是招聘也好还是评职称也好 , 大家首先要比的就是你发了几篇SCI?几区的?申请了几个课题?省级的还是国家级的?
从高校招聘说起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 , 最看重的两点是:毕业院校和科研水平 。 毕业院校水平代表你所接受教育的水平 ,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名校情结 , 对名校的学生情有独钟 。 另一个条件就是科研情况 , 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档次都很重要 。 并且引进的待遇也不一样 , 待遇就是按科研水平划分的 , 不同的水平待遇差别很多 , 有的能差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
当然招聘的时候很多都是应届毕业研究生 , 大都没有教育经验 , 一次试讲无法对教学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 , 并且教学水平通过实时间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 因此科研就成了最最主要的评价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