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初平山人怎么写

1.天启壬戌,初平山人是谁写的此句出自明代名篇 刻舟记,作者魏学洢
正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 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廷居室、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无不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某种)形状(的东西),各有各的情态姿态 。曾经赠送我桃核(雕刻的)小船一个,(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
船身由头到尾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箬竹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子观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相对 。关上窗,就(看见)右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在右面,黄鲁直在左面 。苏、黄在一起阅览一幅横幅的书画长卷 。苏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按在黄鲁直的背部 。黄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 。苏东坡伸出右脚,黄鲁直伸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没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面 。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一样 。平放着右腿,弯曲右臂支着船沿,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倚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
船尾上横放着一支桨 。桨的左右(是)撑船的人,(两边)各有一个人 。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起脸,左手靠着一块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子,左手抚着火炉,火炉上有水壶,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
那船底稍为平坦(一点),就题了名字(在)那上面,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细得像蚊子脚,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墨黑 。还盖了篆字图章一个,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朱红 。
合计一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刻了窗八扇;刻了箬篷,刻了桨,刻了炉子;刻了水壶,刻了手卷,刻了念珠各一个;对联、题名及篆文,刻字共三十四个 。量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原来是选择桃核中而窄的刻成的 。啊,技艺也(真)奇妙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