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古诗的教后反思( 二 )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 。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 。
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 。
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 。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 。
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 。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 。
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
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 。
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春晓》,课外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中,再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四、古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古诗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对诗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 。
教材入选的古诗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程度而选定,容易理解接受的五言或 。
3.古诗夜雪教后反思怎样《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 。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话译文
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 。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 。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 。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 。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