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要怎么写( 四 )


圆舞虽被适度地“文明化”了 , 然而它仍然保有着源自乡间的愉悦奔放的本质 , 以及刚兴起时尚被视为“有伤风化”的男女相拥的舞姿 。无论如何 , 它终能逐渐取代了属于“旧时代”优雅高贵却显得矫揉造作的宫廷舞蹈“小舞步”(Menuett) , 而以它那平民化的格调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当时可供跳舞的咖啡馆、小酒馆或稍后兴起的大规模舞厅 , 王公贵族或一般平民都可以自由出入 , 如此而消除了阶级间的界限 。
当拿破仑征服欧洲的行动失败之后 , 欧洲各地的贵族为了重建新秩序而召开“维也纳和会”(1814-1815年) 。据说开会的代表们与其说是在开会 , 不如说是天天在跳舞作乐 。
从和会期间一直到1848年革命事件爆发为止 , 这段所谓的“毕德迈雅时期”(Biedermeier) , 尽管处于梅特涅首相(Metternich)专制政体与严厉的警察制度箝制之下 , 艺术(尤其是音乐)却由于得到中产阶级的支持而得以稳健地发展;而维也纳人的喜欢跳舞 , 使整个首都永远处于歌舞升平中 。根据统计 , 当时维也纳的人口总数约二十万人 , 而全城可供跳舞的场地可容纳五万人 , 也就是说 , 该市四分之一的人染上了所谓的“华尔滋病毒”!此“毕德迈雅时期”正是圆舞曲音乐的先锋蓝纳(JosefLanner,1801-1843)、老约翰·斯特劳斯(JohannStraussI,1804-1849)活跃的时期 , 而“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JohannStraussII,1825-1899)才刚开创他的事业 , 也就是说 , 维也纳轻音乐的黄金时期才刚要展开而已 。
在浪漫时期 , 受圆舞曲的流行风潮影响 , 作曲家也尝试将圆舞曲放入他们的大型作品中 , 例如白辽士的“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便是用圆舞曲所写成 , 另外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尤金·奥涅金”、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以及理查·斯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中 , 都有精彩的圆舞曲音乐 。除此之外 , 萧邦和布拉姆斯也都创作了多首用钢琴独奏的圆舞曲 , 这又是圆舞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了 。
至于做为社交舞 , 起源于1780年代维也纳的华尔滋 , 很快就传到其它欧美国家 。俗称慢三步 , 用3/4拍的音乐 , 抱握姿势以闭合位置为主 。
特点是在第一拍的时候 , 身体要低下来 , 而在第二、三拍的时候 , 身体要升高 , 形成波浪式的移动 。基本舞步是左转(ReverseTurn)和右转(NaturalTurn) 。
“维也纳华尔滋”(VienneseWaltz)是从华尔滋演变出来的速度很快的舞 , 俗称快三步 。国际华尔滋只限于闭合位置(closedposition) , 而 。

圆舞曲要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