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面|【艺术经纬-004】吴国英:我与长城那段情

【艺术经纬-004】吴国英:我与长城那段情
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004】
布面|【艺术经纬-004】吴国英:我与长城那段情
文章图片

(2014年9月21日 , 中国艺术博览会 , 左起:吴国英 , 赵梅阳)
说起长城 , 人们脑海里总会有太多的代表含义和象征意义 。 长城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 代表的符号意义和历史地位是任何其他的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 从孟姜女哭倒长城 , 到历朝历代的攻伐征战 , 刀砍火烧 , 杀声入云天 , 血流成河 , 攻掠防守 , 几乎无不跟长城扯上干系 。 可以说 ,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抗御外敌 , 保家卫国 , 众志成城的历史见证 。
布面|【艺术经纬-004】吴国英:我与长城那段情
文章图片

《龙的脊梁》 布面油画 130cm x 90cm 2015年 作者:吴国英
长城本身其实就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 在冷兵器时代 , 刀砍斧劈不用说了 , 即便用当时的土火炮也根本无法轰塌 , 用现而今的先进的冲锋枪射击长城的城砖 , 估计也就是把城砖打成“麻子”而已 。
说道修筑长城的艰辛 , 沉重的劳役负担 , 起到的效果和作用 , 历代论者 , 诗人作家已有无数诗篇赞颂 , 歌咏这震惊世界的奇迹 , 当然 , 也有不少疑问 , 思考 , 鞭挞和抨击 。
首先看看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 ,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 ,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胸襟开阔 , 气势磅礴 , 笑谈古今 , 令人敬仰!
再看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 中原北望气如山 。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塞上长城空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 。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载谁堪伯仲间!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 黄昏独上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 , 无那金闺万里愁 。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 , 总是关山旧别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 , 高高秋月照长城 。
仅举几例 , 可见历代前贤大儒饱学之士 , 对长城的感情比较复杂 , 一方面对于修筑长城 , 横征暴敛 , 导致民怨沸腾 , 多有抨击 , 但也一致对于长城的御敌抗侮 , 连绵巨大的防御工事的作用给予肯定和赞美 , 当然也有智者进一步表示:其实 , 民心向背才是真正的攻无不破 , 战无不胜的长城 。
布面|【艺术经纬-004】吴国英:我与长城那段情
文章图片

《残长城关口》 布面油画 50cm x 65cm 2015年 作者:吴国英
我曾到过很多处的长城关口 , 楼碟 , 也多次爬过野长城 , 残长城 , 如箭扣长城 , 金山岭长城 , 古北口长城 , 每次爬到山顶 , 站在长城残旧的古城墙上 , 望着长城如巨龙般在山峦顶巅蜿蜒逶迤 , 曲折无尽 , 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 古代劳动人民真的是用生命和鲜血在这高山峻岭之上完成着跨越时代的壮举!
我生长的地方就在长城脚下 , 抬头就可以看到长城在远处山顶的身影 , 这些都很自然 , 没有让我觉得与别处有什么不同 。 后来稍微长大 , 脑子里的问题多了 , 也曾很幼稚的思考过长城影像的象征意义 , 那是曾幼稚的认为 , 长城像一条枷锁 , 限制和锁住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考范围和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