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鉴定?全员恶人?和田玉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无效鉴定?全员恶人?和田玉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文章图片

无效鉴定?全员恶人?和田玉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文章图片

无效鉴定?全员恶人?和田玉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文章图片

无效鉴定?全员恶人?和田玉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文章图片

无效鉴定?全员恶人?和田玉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文章图片

无效鉴定?全员恶人?和田玉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文章图片


作为玉石行业的从业者 , 听到最多的就是和田玉市场多么乱 , 里面的水有多么深 。
玉文化七千年 , 为什么偏偏在和田玉爆发的近二十年出了问题呢?

一、混乱的开始:和田玉的三种定义!
判断一块玉是不是和田玉 , 最科学的方法就是专业鉴定 。 但和田玉的定义标准却在不断“退化” , 直到最后变得面目全非 。

第一种:某百科上的定义 , 透闪石含量超过98%就是和田玉 。
这是和田玉最早的老国标 , 也是最严格、最经典的鉴定标准 , 号称新疆和田玉的基准线 。 虽然现在已经不再适用 , 却被很多玩家视为“羊脂玉”的参考标准 。

第二种:老玩家眼中的定义 , 透闪石含量超过95%就是和田玉 。
这是和田玉国标第一次大改调整的结果 , 扩大了玉种范畴 , 增加了玉色种类 。 但仍然坚持以新疆和田玉为主力玉种 , 所以市场认可度与普及度都很高 。

第三种:现行的“透闪石玉”定义 , 即矿物成分“主要”为透闪石就是和田玉!
这不是在胡说 , 而是2020年6月发布的GB/T 38821-2020《和田玉鉴定与分类》的明文规定!
“主要”是什么意思?51%算不算?和田玉市场天下大乱由此开始 。

二、乱入的搅局:和田玉的三大“种群”!
“和田玉不出自和田 , 哈密瓜不产于哈密” , 这两句颇有讽刺意味的话 , 从侧面证明了市场的“诡异” , 也说出了和田玉老商家的无奈 。

传统和田玉时代:和田玉就是新疆地区出产的和田玉 。
新疆料主要有和田籽料 , 于田、且末山料 , 若羌黄口、塔县黑青、玛纳斯碧玉这类特色料 , 以及南疆地区的和田玉戈壁料 。

其他和田玉时代:和田玉可以是青海、俄罗斯出产的和田玉 。
俄料主要有俄碧老坑料 , 白玉山料 , 俄籽料 , 俄黑皮料 , 俄巴沙料 , 乌兰海与乌兰乌德碧玉山料 。
青海料主要有青海老坑料 , 以及非常有名气的青海野牛沟料 。

新和田玉时代:和田玉是所有可以出证书的玉 , 多惨多丑多糟糕都是苗红根正的和田玉!
这时的和田玉已经与和田没什么关系了 , 韩国料、青海新坑料、唐河彩玉、巴基斯坦碧玉、加拿大碧玉、北极玉、罗甸白玉 , 能出证就都是好玉 。

三、最终的恶果:和田玉的三大谬论!
谬论一:几十万到几十块的和田玉 , 只能出一样的鉴定证书 。
和田玉最有公信力的两家鉴定中心 , 国检和地矿 , 对和田玉的鉴定都是以国标为准 。
“主要”是透闪石那就是和田玉 , 管你和田籽料还是罗甸白玉 , 证书的结论都只能是和田玉 。

谬论二:染色、烤皮、酸洗、去黑 , 全都不在专业机构鉴定范围内 。
翡翠虽然也乱 , 但至少酸洗注胶染色还可以鉴定出B货C货 , 和田玉却完全不做任何鉴定 。
无论这块玉有多假 , 备注里的“皮色成因未测” , 就是它的免死金牌 。

谬论三:现有的n1鉴定存在严重分歧 , 各机构之间结果互不相认 。
很多人对能测籽料和皮色的n1证书期望颇高 , 只可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