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我只说六个方法( 三 )


6、小变
虽然我们讲统一均衡,但凡事不是绝对的。如果一味追求统一,那就是等线体,虽然也是美的,但会给人以呆板的感觉。古人反对状如算子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能够变通,允许有点小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名之为小。比如“三”字,按照均匀的说法,三个横应该一样长,任哪种美术字都找不出这样写的,这样写就太死板了。还有,兰亭的“之”字形态都不一样,也是追求这种效果。此法是个性的天堂,各种字体都是借助此法才出现的。
这六法是同时存在同时使用的,能够达到满足这六点,就能使字好看起来。由于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可以推出一些次一级的原理,暂列如下:
【 坐标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我只说六个方法】1、平行等距,这是从均衡来的。笔划之间的距离要基本相等,即留白要差不多;类似的笔划之间要平行,比如许多的横,许多的竖,许多的撇。
2、注意比例。如果不能等距,就可能是成比例的。这是均衡和对称的要求。达到均衡的方法是先确定重心。由于有统一的法则,所以每个字的重心位置是差不多的。在重心确定之后,从重心向外做虚拟的放射线,尤如画“米”字,在每条过重心的直线上,重心两边的重量乘以到重心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或者成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比例。这就是均衡的含义。我们可以给每个局部定重心,或者是每个笔划定重心,再由各个次级的局部的重心对整个字的总重心求力矩,这样来达到均衡。这里所说的字的重量就是笔划在虚拟的直线上所占的面积,或者是长度。
3、向背反势,如果不平行,那么就有相背相向之说。为了达到对称均衡,笔划之间要么相背要么相向,一横向右下斜,下一横大概要向右上斜了。这个观点发展开去,就有反势的概念,即长令短,短令长,正令斜,斜令正,大令小,小令大。这个“令”,是使人感觉上的,不是真的要把长变短,是利用周围笔划的布置,造成这种感觉。这种反势是在应用其它的原理的基础之上的,不能超越其它的原理。
4、松紧相对,字必成方。字的某些部分笔划多,布置起来就会紧密一些,但同一个字必然的其它的地方就会疏松一些,总体要成为一个方块。每个局部都要运用这六个大法,再结合起来。在这里要注意,常见的布置是重心偏左上,偏左重上,左收右放,上紧下松。如果重心偏下,会有稳重的感觉,偏上,就略有不稳定的意味,在具体的间架安排时,就要使之安稳。人群之中,以右撇子为多,右撇子写字时,以从左向右写方便。左收右放,就有了继续前进的空间。如果右边特别厚重,好象有堵墙,挡住了去路。如此,重心偏左上,会给人以动感。注意,此处是略,不能过,过犹不及也。
5、要有韵律。忌讳忽大忽小,大小不一,忽正忽斜,东倒西歪,无章可循。绝
对的一致是做不到的,我们着重的地方还会随着具体的字发生变化。在统一的原则下,结合小变,就产生了韵律一说。这是在大的层面上来看的,我们的小变也要有规律,这就形成了韵律。艺术都是相通的,跳舞能和书法相通,还可以和写诗相通。跳舞、写诗和音乐中都有的韵律,同样可以在书法中找到它的位置。
6、笔笔合规。多余的东西一律舍去。不要随意添加臆造笔划、写法,随便加长、缩短笔划,改变笔划的方向。可以在笔划之间想象一些连线,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一些笔划的起始或者是收结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之类,这样来运用相对坐标或者是参照物,可能有助记忆好看的字形。
7、错落有致。我外公常说,学字先学篆。当时不理解,因为篆字平常很少使用,学来何用,徒耗时间精力。现在以为,要写篆非但要使用毛笔,而且要横平竖直,对笔划就有了映象。再者,篆的笔划需要布置得当,需要做到空白均匀。在篆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成了其它字体的结构了。现在无需特地的去学篆,可以看等线体,或者叫黑体。黑体加上小变,可以转成其它的字体的结构了。这样,要和黑体有区别,就是错落有致。我们的反势,也是相对黑体而言。横可以不平,竖可以不直,但要有致,要符合六个要点,就可以减少呆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