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馆十大国宝

河北博物馆十大国宝

文章图片

河北博物馆十大国宝

文章图片

河北博物馆十大国宝

文章图片

河北博物馆十大国宝

文章图片

河北博物馆十大国宝

01 刘胜金缕玉衣:

外观和特征:刘胜金缕玉衣全长1.88米 , 用玉片2498片 , 金丝1100克 。 玉衣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 , 分为头罩、上衣、袖筒、手套、裤筒和鞋等六部分 。 玉衣内还发现玉璧十八块 , 以及饭含 , 佩戴之物 。
用途和功能: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以及王侯贵族的特制葬服 , 用于陪葬皇帝或贵族的灵柩 。 它是一种珍贵的装饰品 , 象征着高贵和尊荣 。
历史意义和价值:刘胜金缕玉衣是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之一 ,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 它展示了汉代的皇家制度和贵族文化 , 对于研究古代服饰、葬俗和艺术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
展览和收藏情况:刘胜金缕玉衣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 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
02 长信宫灯:

外观和特征:长信宫灯高48厘米 , 重15.85公斤 。 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 , 神态恬静优雅 。 主要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组装而成 。
用途和功能:长信宫灯是一种青铜器 , 用于照明 。 作为古代宫廷的照明器具 , 它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灯具工艺的精湛技艺 。
历史意义和价值:长信宫灯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大的青铜灯之一 ,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 还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光亮和华丽 。
展览和收藏情况:长信宫灯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 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
03 中山王铁足铜鼎:

外观和特征:中山王铁足铜鼎高51.5厘米 , 腹径65.8厘米 。 铜身铁足 , 圆腹园底 , 双附耳 , 蹄形足 , 上有爱钵形盖 , 盖顶有三环钮 。 鼎身刻有铭文469字 。
用途和功能:中山王铁足铜鼎是一种青铜器 , 用于祭祀和宴会 。 作为古代贵族的礼器 , 它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
历史意义和价值:中山王铁足铜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之一 ,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 它是汉代中山王墓出土的珍贵文物 , 反映了汉代贵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 对于研究汉代历史和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
展览和收藏情况:中山王铁足铜鼎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 , 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
04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外观和特征: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一件青铜器 , 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中山王墓 。 这件青铜器原本是一个方案 , 出土时案面已朽 , 仅存案座 , 边长47.5厘米 。 方案底部雕刻了两只雄性和两只雌性跪卧的梅花鹿 , 而案身则由四条龙和四只凤组成 。 整个器物周身饰有错金银花纹 , 制作工艺繁复精湛 。
用途和功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作为一件青铜器 , 具有装饰和礼仪功能 。 它可能被用于宴会、祭祀或其他重要场合 , 展示中山国国君的权威和地位 。
历史意义和价值: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是中国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 ,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 它展示了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貌 , 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 此外 , 它的制作工艺精湛 , 动物造型生动细腻 , 呈现了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 , 体现了鲜卑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 ,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