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古文字怎么写( 四 )


这时期可能出现了会意字 。字体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增强,与甲骨文造型相似,证明后期骨刻文已发展成较成熟的文字 。
其使用年代的下限和甲骨文直接衔接 。甲骨文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而且较系统、成熟的文字 。
其形成于殷商时期 。较更早期的陶文及刻在甲骨上而得名 。
因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墟里,故又称“殷墟文字 。”系由清末金石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作为中药的“龙骨”上首先发现,并确定为汉文字的 。
因其所刻内容多为占卜、祭礼等,故又称卜辞 。甲骨文是用比较类利的刀具契刻于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因而其特点突出,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 。
笔画瘦直,刀锋毕露 。对称是甲骨文字结字的特征,如中、羊等 。
同时其形体不够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也有正有反,如:趾写成 或 ,虽然结字较方正整齐,但其行文程式不一,有时依刻纹路而变,而且笔画直硬,方笔居多 。此甲骨文为商代(公元前约十二——十一世纪)遗物,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 。
它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上的 。字形大小不一,分行布白自然,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放逸得当,严整娟秀 。
刀法亦有方圆肥瘦之别,各字随物异形,纯朴和谐 。籀文又称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 。
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石鼓历经沧桑,南迁北移,几经辗转,文字大多剥落,至今仅存清晰字数个,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其书法特点是:书法浑厚自然,用笔园劲挺拨,结体方正,规范严谨,形体上较完备 。它上承金文,下启小篆 。
是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书体 。籀文以《石鼓文》和《诅楚文》为代表 。
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石刻,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 。又因其文字内容记述狩猎之事,故又名《猎碣》,也有因其地名而称《雍邑刻石》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石鼓于唐代出土于天兴三畴原(陕西宝鸡市凤翔三畴原),历以风雨沧桑,终得以保存 。
清高宗为更好地保护原鼓,令人仿刻了10鼓,放置于太学,现信鼓在北京国子监 。石鼓共10只,高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花岗石质,圆顶平底 。
每鼓分别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 。由于年代久远,辗转周折,目前石鼓上的字多已剥落,有的石鼓已一字无存 。
石鼓自出土以来,历代倍受青睐,受到历代帝王主史家、书家的重视,考证甚多,且多有拓本流传 。自唐贞观以来,论书者均以石鼓为史籀笔迹 。
从书法的角度看,石鼓文“如金细委地,芝草团去,不烦整裁,自有奇采”(康不为语) 。从所见字迹看,笔画粗细基本上致,圆活奔放,结体严谨,古茂遒朴而有逸气,为古文向小篆过渡的典范文字,被后世学篆者奉为临习正宗 。
诅楚文为战国前期秦国刻石 。是秦王诅咒楚文之文 。
详细年代及书刻、人物尚无定论 。传诅楚文共三石,其一为“巫咸文”,初得于凤翔,326字 。
其二为“大沈厥湫文”,初得于甘肃平凉,318字 。其三为“亚驼文”,为洛阳刘氏所藏 。
现所见的诅楚三文均非原石,而是经后人整理摹写的 。三文文体相近,向以“巫咸”为精,其笔迹超凡入妙,字法精工入微,实可与石鼓 。
5.楔形文字是怎么写的书写工具芦苇笔的笔尖呈三角形,落笔处就自然出现了楔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楔形文字 。该名称最早由德国的东方学家海德(T.Hyde)使用,后来约定俗成,使用至今 。楔形文字可以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语言,如苏美尔语、阿卡德语、埃兰语、赫梯语、波斯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