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亮点怎么写( 五 )


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 。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 。
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 。
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 。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 。
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 。”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 。
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 。
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 。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 。”
我说:“对的 。”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 。
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 。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 。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 。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 。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 。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 。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 。
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 。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
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