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用篆书怎么写( 四 )


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 。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善篆,少异于斯,而亦称善 。
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 。太和中,诞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中郎将,善篆,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 。
邕作《篆势》云: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 。苍颉循圣,作则制文 。
体有六篆,要妙入神 。或象龟文,或比龙鳞 。
纡体效尾,长翅短身 。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 。
扬波振激,鹰跱鸟震 。延颈协翼,势似凌云 。
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凝垂下端 。从者如悬,衡者如编 。
杳杪邪趣,不方不圆 。若行若飞,蚑蚑** 。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 。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原 。
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 。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 。
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 。*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 。
嘉文德之弘蕴,懿作者之莫刊 。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 。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题署用篆 。
隶书者,篆之捷也 。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洒直,计钱足而灭之 。每书辄削而焚其捬,梁鹄乃益为 。
5.隶书,行书,楷书,草书,四个字什么特点一、隶书的结构特点: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 。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 。
“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 。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 。
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 。
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
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二、行书的结构特点:1、大小相兼 。
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 。
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 。
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