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从上海当代艺术三个案例,看重聚与“返场”
澎湃新闻获悉 , 展览“返场:友谊万岁”9月19日在CCC跨文化中心上海线下空间开幕 。 展览从上海当代艺术展览史中的三个案例出发 , 展出丁乙、杨福东等当代艺术家作品 。
包括丁乙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十示》系列早期作品 , 杨福东于2001年完成的影像作品 , 在展览“返场:友谊万岁”中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看到了不少上海乃至中国当代艺术圈中为人熟知的名字 , 相较之下 , 展出的这些作品不同于他们后来的代表作 , 而是与过往二三十年的时代发展更为相关 。 正如名称中的“返场”所示 , 展览聚焦于上海当代艺术展览史 , 而嵌入商场的展厅本身则为其添加了一层新的语境 。
本文图片
丁乙, 十示 , 1995-3
作为CCC跨文化中心首个线下空间的开幕展 , “返场:友谊万岁”选取上海当代艺术展览史中的三个案例 , 呈现周啸虎、丁乙、施勇、陆春生、杨福东、邱岸雄、和徐震的作品 。 展览由孙啟栋、王懿泉、张渊联合策划 , 相较于一般的策展人 , 他们倾向于自称“展览作者” , 在实体空间中叙述不长的历史 。
本文图片
陆春生 , 小声喝汤小声小便就不能谈论永恒了
本文图片
周啸虎 , 集训营 , 2007-2008
本文图片
施勇 , 在另一个句子里忽隐忽现意外在意料中
“返场”的首个时间节点是1996年 , 彼时“我们谈谈钱——上海首届国际传真艺术展”在华山美校地下展厅举行 。 传真既是这一展览的主线 , 也是当时的艺术创作媒介 。 国内外艺术家将各自的作品经由传真机的传送 , 出现在上海的展厅中 , 展厅里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关于阐述货币概念、金钱与政治关系的图像与文字 。
“1996年到现在不过25年 , 却对我来说透着一种陌生感 。 ”孙啟栋介绍道 , 如今 , 这批艺术家仍然正值壮年 , 而展览选择重新发现他们 , 并思考如何看待25年来的上海当代艺术史和展览史 。 以丁乙和杨福东的作品为例 , 在日后的《十示》系列中 , 丁乙展现出更强的绘画性和更丰富的颜色 , 而从展出的两幅作品来看 , 艺术家在90年代对于材料材质的探索更为明显 。 他用木炭和教学用的粉笔直接画在布上 , 留下的痕迹使人联想到“帛书”或出土的织物;此后 , 他又在苏格兰格子布上进行创作 , 从而对于“文化误读”展开讨论 。 杨福东的《盗南》则区别于《竹林七贤》《愚公移山》等后来的“知识分子”式作品 , 对于镜头语言展开探索 , 影片以一个水果商贩为主人公 , 身为异乡人 , 他在上海街头做着白日梦 , 梦想融入这座城市 。
本文图片
杨福东 , 盗南
“我们将6届上海双年展‘打包’成一个展览事件来看待 , 最终共同选出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 。 ”王懿泉在展览开幕式上介绍 。
张渊则回忆道 , 2000年双年展举行时 , 他作为观众初次接触当代艺术 , “彼时新世纪的帷幕刚刚拉开 , 帷幕外懵懂、涌动 , 一切似乎皆有可能 。 ”经过二十多年后 , 经历了全球化 , 上海从国内大城市变身国际大都市 , “于是我们目睹了当代艺术从艺术家自发自组织的狂野时代 , 蜕变成在画廊、拍卖行、美术馆、双年展、博览会等一整套国际通用机制中的博弈前行 。 二十多年前 , 简直无法想象当代艺术可以在商场 , 直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 ”展览的最后一个节点2013年在上海K11举行的“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社群媒体兴起后的艺术” , 这一标题本身也直接地映射出艺术圈的种种变迁 。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迎春展!“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 艺术家$俞晓夫新展:信笔“闲聊”,灵动的“上海表情”跃然纸上
- 上海|在上海这些地方,足不出“沪”即可享受“年味”
- 跑道@一人分饰“元堇”和“王熙凤”的背后,新一代上海京剧偶像驰骋青春赛道
- 上海明墓|上海明墓:16.都察院右都御使唐珣墓
- pantone|从“中国红”开始,解码千年传统色
- 反派@四本黑暗流小说,主角化身反派,横推四方,从头燃到尾
- 电话|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
- 设计师|上海1000棵树,万众瞩目的“悬浮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