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关|山东一男子因姓氏过于稀少,40岁仍办不了结婚证,你可能也读不对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和符号,若无特殊情况便不能轻易更改,因此,有些冷门姓氏就让人倍感头疼。中国有一个姓氏只有区区三笔,但是认识这个字的人却不多,这个字便是“彡”(“shan,第三声”,这个字是多音字,也读作“xian,第三声”),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一关|山东一男子因姓氏过于稀少,40岁仍办不了结婚证,你可能也读不对
文章插图
相传在明朝明宪宗年间,有个姓“彡”的考生进京赶考,但是等他通过重重选拔来到殿试之后,明宪宗却叫不出他的名字,经过旁人的提醒,才知道这个字念“shan”,跟“陕西”的“陕”同音,为了不再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于是明宪宗直接给他改了姓,改成了同音字“陕”。无独有偶,在山东威海文登市的,村子里有一部分人的姓氏也很特别,这个姓氏是“蔄”(man,第四声,与“慢”同音),很多人看到冷门姓氏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好玩,将其当成一种乐趣和见闻,但拥有这个姓氏的百姓可因此受了不少苦。这一关|山东一男子因姓氏过于稀少,40岁仍办不了结婚证,你可能也读不对
文章插图
在嶅山村,有一个叫做蔄清旭的年轻人,他就因为这个姓氏感到苦恼不已。因为一般人不认识这个姓,所以都叫不出他的名字。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因为机器并不能识别他们的姓氏,导致他在网上注册账号时经常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村里有人用“苘”(qing,第三声)来代替“蔄”姓,但这两个字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连读音都不一样。有一次蔄清旭注册打车软件时,系统无法识别“蔄”字,于是他就学同村人改成“苘”字,结果系统怀疑他冒用别人的身份,直接将账号封掉了。而因为系统识别困难,蔄清旭多次登记结婚都卡在了这一关,以致40岁都没办好结婚证。这一关|山东一男子因姓氏过于稀少,40岁仍办不了结婚证,你可能也读不对
文章插图
据考证,“蔄”这个字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在魏国大学士张揖编写的《埤仓》中,曾经找找到过关于这个字的记载,但是记载也很简单,只有区区三个字:“蔄,姓也”。除此之外,就没有在更早期的书籍中看到这个字了。有专家猜测,这可能是落难贵族或者皇室自己更改的姓氏,因为古代识字的人特别少,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自己更改姓氏,更不可能自己造字;而这个字如果是权贵的姓氏,绝对不会在记录时只写寥寥几笔。这一关|山东一男子因姓氏过于稀少,40岁仍办不了结婚证,你可能也读不对
文章插图
从字义上来看,这个字也有深刻的含义。“蔄”是草字头,暗指“草民”,这很可能是造字者当时的身份,而下面是“门”的繁写体和一个“口”字,“口”指的是家族的子孙,而“口”在“门”中,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以后子孙能够平平顺顺、门路畅通。“蔄”跟“慢”同音,应该是对后代的一种嘱咐,希望他们做事慢中求稳,不要操之过急。综上所述,专家认为这个字应该就是落难的权贵之家对子孙后代的一种嘱咐。全国拥有这个姓氏的人大约在3000左右,并不是很多。这一关|山东一男子因姓氏过于稀少,40岁仍办不了结婚证,你可能也读不对
文章插图
虽然现在“蔄”字开始被人熟知,但“蔄”姓族人因为深受姓氏困扰,曾经要求更改姓氏,不过姓氏保护者并不赞同这个做法,毕竟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含义深刻,不应该轻易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