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弘扬中华文化│喜迎中秋·国庆:画家袁泉( 二 )


整幅作品虽然着力表现负重前行的深沉意境,但充满希望。橙光,就代表希望,这股温暖的底色,也是作品灵魂的底色,象征未来无限的可能和朝向。
负重&弘扬中华文化│喜迎中秋·国庆:画家袁泉
文章插图

三、凭精微的情绪律动,叙述时间状态的变化。
凑近观摩,作品的人物情绪极尽精微,三条屏幅表现出过去、当下和将来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
从右往左看。门楣题款之后,上下两组有八个人,他们的整体情绪显得较为辛苦,或咬紧牙关吭哧前行,或保持警惕冷眼抗拒,或是被太阳晃眯着眼,更多是被生活折腾得面目模糊,得过且过。
负重&弘扬中华文化│喜迎中秋·国庆:画家袁泉
文章插图

中间条幅的上方有一个中年男性,他的表情清醒且自知。敞开的衣领和微张的嘴角,让人感觉他很疲惫,顾盼踌躇,又不甘回头,也许想休憩片刻,望着旁人的现状,憧憬自己的未来。
沿着他的目光所示,左条幅上下两组也有七个人。他们的表情普遍轻松、面带着任务完成之后松弛安逸的笑容。从上往下数第二个,他的眼神与主画上方的人物眼神,形成了某种对视和呼应,作品虽然受尺幅空间区隔,但使当下与将来贯通的意境已浑然一体。
负重&弘扬中华文化│喜迎中秋·国庆:画家袁泉
文章插图

作品的光线,虽然在左、中、右三条屏幅中形成了不同的视角焦点。但是最明亮,最集中的光线,直指中间那个黑衣汉子的脸部。这个壮年汉子光头黑衣,眉目低垂,双腮微鼓,光线从右上方打在头顶上。他的右手浸泡在阴暗当中,尽管如此,我们也能看到,他掰扶着身后的背箱。左手则明显地,拄着木杖,腕部的肌理清晰鼓胀,看得出是非常用力地,用木杖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
这个壮汉跟画面中的其他人物全然不同,只有他的嘴角呈一字型,表情隐忍倔强,眼睛微垂,直视着前方。这是一个心无旁骛,深沉敦厚的汉子,内心坚韧得像块铁,跟大部分沉默负重的中国男人一样。
负重&弘扬中华文化│喜迎中秋·国庆:画家袁泉
文章插图

四、为负重的行者立传,树立民族的历史丰碑。
纪念碑性的作品,往往需要一种崇高的客体,具备征服感,通常是大选题,大场面的表现形式。凭什么是这群负重而行的茶工汉子,凭什么是黑衣壮汉,成为作品的主角呢?
近距离地揣摩,作品除了人物的表情情绪,其余细琐部分几乎全是虚化、忽略的,这使得满屏茶工背负过的木架,越看越清晰。再者,与黑衣汉子年龄相仿甚至比他年龄大的茶工,身上都穿着现代农民的衣服。唯独这个汉子的衣服是少数民族或僧侣才穿的的右衽短衣,脚上是紧扎的绑腿。
负重&弘扬中华文化│喜迎中秋·国庆:画家袁泉
文章插图

拉远再看,黑衣汉子的脸部轮廓跟近看全然不同,隐忍倔强的表情竟成垂目的恬静,面容平和包容。那光洁的头颅和微阖的眼眸,以及身后背负的木架,和那些被模糊了,抛远的芸芸人等,让观者想到什么呢?
我是想到了修行者。
领悟的瞬间,画面整体的情绪就被集中调动起来了!仿佛是某个身处红尘的后山之人,在那些艰辛的、沉默的、卑微的泥沼当中,打捞出行者的气息。当苦难成为信仰的源泉,茶工的坚韧与沉默便足以超越卑微,由此形成一种庄严的、崇高的仪式感。两千多年来,茶马路上的茶工们,他们背负的,岂止是互市的货品,他们还见证着风雨沧桑的兴衰更迭,书写着斗转星移的民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