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桂香满园的诗词世界( 二 )


最忆是杭州 , 是杭州的桂花 。 柳永词云“有三秋桂子 , 十里荷花” , 秋时赏桂 , 夏时赏荷 , 方不负杭城胜景 。 “山寺月中寻桂子” , 短短七言 , 却无限诗情 。 “山寺”点出地点之幽 , 不知诗人曾到何寺寻桂?是下天竺法镜寺、中天竺法净寺 , 或是上天竺法喜寺?抑或是灵隐寺?或者都曾去一一寻觅?诗人并未言明 。 山寺还为寻桂增添了传奇色彩 , 在其诗《东城桂》中作者曾自注云:“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 ”“月中”点出时间之幽 。 月中寻桂 , 多么诗意和令人神往!是“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的空灵寂静啊 , 月光如水 , 幽径寻花 , 花香明月两相宜 。 “寻桂子”点出诗意之雅 , 月夜行至山中 , 只为桂花流连 , 幽香满怀 , 又一往情深 。 去岁有幸 , 得以在山中驻足 , 夜月初上 , 天竺寺外的一树丹桂 , 在路灯的照耀下 , 独自幽香 , 也独自落寞 。 只在路边那一眼 , 那场景 , 却令我终生难忘 。
桂子|桂香满园的诗词世界
文章图片

明高濂撰 野间三竹画《四时幽赏·满家衖赏桂花》
“山寺月中寻桂子” , 在唐代其他诗人诗作中也多有体现 。 如宋之问《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云:“玉颗珊珊下月轮 , 殿前拾得露华新 。 至今不会天中事 , 应是嫦娥掷与人 。 ”杭城风物之美 , 夜月赏桂之雅 , 都融化在这无边的诗意中了 。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 情疏迹远只香留 。
何须浅碧深红色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 , 菊应羞 , 画阑开处冠中秋 。
骚人可煞无情思 , 何事当年不见收 。
易安爱梅 , 赏菊 , 但最爱桂花 。 开篇“暗淡轻黄体性柔” , 写桂花之淡雅轻柔 。 桂花颜色是淡淡的 , 或浅白 , 或淡黄;体性是柔柔的 , 娇小 , 和顺 。 “情疏迹远只香留” , 写桂花情怀疏淡 , 远迹深山 , 生长环境清幽 , 但芳香馥郁 。 桂花仿若幽居空谷的佳人 , 或是隐居山林的君子 , 其性淡泊 , 其致悠远 。
“何须浅碧深红色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词人直接议论 , 宕开一笔 , 点明桂花在词人心中的不凡地位 。 “何须”二字 , 掷地有声 , 言桂花无须以艳色取胜 , “自是”一语则更显坚定、自信 , “第一流”直接点明桂花的不同流俗 , 它色淡香浓、温雅柔和 , 迹远品高 , 独具风韵 。 易安晚年所作《摊破浣溪沙》中 , 也写到了桂花之品格 , “终日向人多酝藉 , 木犀花” , “木犀花”即桂花 , “酝藉”即宽和有涵容 , 时作者病后初愈 , 见桂花之温雅清淡 , 心亦平和 。
下片先以梅、菊做对比 , 再次衬托桂花的独特 。 易安爱梅 , 有词云“年年雪里 , 常插梅花醉”;易安赏菊 , 有词曰“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 。 然而此时 , 易安所爱的梅花、菊花在桂花面前都会心生妒忌或掩面含羞 , 自叹弗如 。 通过拟人和对比 , 写桂花之超越梅、菊 , 接着从节令上着眼 , 写桂花于中秋艳冠群芳 , 从而自然呼应上片“自是花中第一流” 。
结句“骚人可煞无情思 , 何事当年不见收”再发新颖议论 。 “骚人”指屈原 , “可煞”“何事”均表示疑问 。 屈原作《离骚》 , 遍收名花珍卉 , 沅芷湘兰 , 夏荷秋菊 , 以喻君子美德 , 唯独没有桂花 。 易安即为桂花抱屈 , 言屈原是否情思不足 , 竟然遗漏了桂花 。 宋代词人陈与义亦有此感 , 《清平乐·木犀》中云:“楚人未识孤妍 , 《离骚》遗恨千年 。 ”二人皆以《离骚》中不收录桂花为一大憾事 , 为桂花鸣不平 。 然而这不平 , 仅仅是为桂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