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获书法兰亭奖的崔寒柏,如执迷于直播挣钱,将止步于艺人的层次

在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崔寒柏以3件册页作品获得唯一金奖。他的作品能够获得兰亭奖金奖,自然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可以称之为不传之秘,也可称之为自家诀窍等,这个诀窍其实很简单——“取法乎下”。
技法!获书法兰亭奖的崔寒柏,如执迷于直播挣钱,将止步于艺人的层次
文章插图

崔寒柏提交的参赛作品有三种:大楷册页、小楷册页、行书(草)扇面册。其大楷取法宋人且不是北宋,而是南宋的朱熹、金代的赵秉文(大概与南宋同一时期)等。其小楷则主要取法近人沙孟海先生。其行草也主要师法沙孟海。
技法!获书法兰亭奖的崔寒柏,如执迷于直播挣钱,将止步于艺人的层次
文章插图

前人以为,宋人书法不可学,何况是取法南宋诸家。至于今人书法不可学则几乎是一种常识,自无须赘言。所以,崔寒柏的“取法乎下”是铁定的事实,无须讳言,也无须争辩。
问题是,为什么“取法乎下”的书法作品能够在“兰亭奖”获奖,而且是最高奖(就当下的“兰亭奖”而言,其实质也就相当于一个国展,高也高不到哪里去)?这是展厅时代中国书法特有的现象。
技法!获书法兰亭奖的崔寒柏,如执迷于直播挣钱,将止步于艺人的层次
文章插图

书法进入展厅时代,意味着书法进入专业化时代,也就是说书法家已经成为专业、专门的群体。这个专业并非指职业,而是指书法技法水平;专业技法水平又指的是艺术技法水平,而非写字层面的技法水平(田英章、田蕴章长期被排斥在书法艺术圈外原因在此)。
任何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或者说共同的追求目标——个性风格,在所有艺术种类中,书法风格形成的难度又最大。书法艺术的高度传承性保持了这一艺术的纯粹性,也制约了书法家个性的形成。
技法!获书法兰亭奖的崔寒柏,如执迷于直播挣钱,将止步于艺人的层次
文章插图

20世纪80年代中国书协成立之初,只要具备基本的传统书写能力便可在国展中入展,甚至一些不具备传统书写能力的各界名流,只要能拿起毛笔写几个软笔字也可入展。
但一旦进入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也就是进入书法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介入书法艺术后的专业化时代,技法的专业化便成为非专业书法人很难逾越的一道门槛。
技法!获书法兰亭奖的崔寒柏,如执迷于直播挣钱,将止步于艺人的层次
文章插图

而当越来越多的书法人越过了这个门槛,在书法展览中便出现了因学习相同的经典范本而造成的书风趋同现象。这必然导致个性的淡化甚至消解,导致一些有想法的书法人将视野投向一些非典型的古代经典书法作品,比如前文提到的朱熹、赵秉文等。这是崔寒柏书法“取法乎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取法乎下”的结果是不是一定很糟?回答是否定的。崔寒柏的大字楷书厚重、流畅、生动,集唐宋诸大家于一体,虽然在态势上多为南宋格调,而在点画结构等方面不乏颜鲁公、苏轼、米芾等大家的影子,且能熔铸诸家而自然无事,故其获奖绝非评委一时的心血来潮。
技法!获书法兰亭奖的崔寒柏,如执迷于直播挣钱,将止步于艺人的层次
文章插图

而其小楷作品则出入古今,以魏晋植其基、沙孟海作其表,兼用褚遂良,取法可谓丰富。然与大楷相比,其单薄纤弱一望而知,境界气象皆在其下。
私意以为,三种书体中,其行书(草)最为杰出。几件扇面行草作品集小楷之精微与大楷之精神于一体,笔法鲜活而不乏质感,虽对沙孟海有明显的依傍效仿,而格调则仿佛明人。对于今人而言,仿佛古人已经非常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