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绣|当四大名绣相遇海外“锦绣”,上海匠心艺术嘉年华启动

四大名绣、南京云锦、印尼国服、波斯地毯……9月22日 , “上海匠心艺术生活嘉年华”在上海中心大厦宝库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 “锦绣——文化交织新丝路”特展这些天也在宝库文化中心·珐琅厅正式对外展出 , 展览以“锦绣”为线索 , 在“绣山河”“合无疆”“漫求索”三个展区内 , 展出了苏绣、蜀绣、湘绣、粤绣、云锦、缂丝等中国刺绣织锦艺术精品 。 值得一提的是 , 展览还一同呈现了来自伊朗、印度尼西亚、匈牙利等国的极具特色的织绣、琉璃等展品 , 展现了中外锦绣作品的传承对话与多元创新 。
沈绣|当四大名绣相遇海外“锦绣”,上海匠心艺术嘉年华启动
文章图片

“锦绣——文化交织新丝路”展览现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 ,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 , 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 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绣 , 是中国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 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 。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 , 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缫丝了 。 随着蚕丝的使用 , 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 , 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 , 据《尚书》载 , 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 , 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 至周代 , 有“绣缋共职”的记载 。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 , 水平都很高 。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 , 设色丰富 , 盛行用刺绣作书画 , 饰件等 。 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 , 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 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 号称“四大名绣” 。 此外尚有顾绣 , 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 , 都各具风格 , 沿传迄今 , 历久不衰 。
沈绣|当四大名绣相遇海外“锦绣”,上海匠心艺术嘉年华启动
文章图片

“锦绣——文化交织新丝路”展览现场
在“锦绣——文化交织新丝路”特展现场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看到 , 刺绣艺术家陈英华的《星空·宇宙》系列作品 , 上万种颜色和针线互相交织 , 高度还原了望远镜拍摄的星空;杨德全的蜀绣作品《芙蓉花韵》以油画为蓝本 , 用针工整 , 色彩鲜丽;毛慧的湘绣作品《橡树林》“以针代笔” , “以线晕色” , 用乱针、交叉针完整地诠释了油画独有的光色透视效果和空间立体感;梁秀玲的粤绣作品《秋色》则用丝线进行层层叠绣 , 1:1复刻了岭南画派关山月得意门生的画作 。
沈绣|当四大名绣相遇海外“锦绣”,上海匠心艺术嘉年华启动
文章图片

苏绣《马头状星云》
沈绣|当四大名绣相遇海外“锦绣”,上海匠心艺术嘉年华启动
文章图片

湘绣 毛慧《橡树林》
除大众熟悉的四大名绣外 , 展览还展出了一些名绣的重要分支的精美刺绣 。 如展厅中的一件以郎世宁的花鸟作品为原型创作的沈绣作品 , 在栩栩如生的花鸟形象之下 , 观众还可以近距离观看沈绣是如何创造性地以旋针、虚实针来表现物体肌理的 , 而这种针法正是沈绣的独特之处 。 沈绣又称“南通仿真绣” , 是在苏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刺绣艺术 。 在绣艺上 , 命名者沈寿独创了仿真绣 , 首用旋针来表现物像的肌理 , 运用丰富多彩的丝线调和色调 , 展示绣线的自然光泽 , 使沈绣的作品色彩调柔和自然 , 透气 , 如若新生 。 此外 ,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宝库匠心馆驻馆大师金文的云锦、吴文康的缂丝等艺术精品也在展览现场一一呈现 。
沈绣|当四大名绣相遇海外“锦绣”,上海匠心艺术嘉年华启动